板材成本与供应链稳定性:高端材料国产替代及全球波动应对策略
板材成本与供应链稳定性是工程师和采购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聚焦高端材料(如高频板材、IC 载板)的国产替代进展,以及全球供应链波动对交期和价格的影响,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高端材料国产替代进展
高频板材
高频板材常用于 5G 通信、卫星通信、毫米波雷达等领域。生益科技持续投入研发超十数年,构建起完整的高速高频材料技术储备,其 Ultra Low-loss 产品已通过国内头部厂商及海外云计算厂商的材料认证,Extreme Low-loss 材料也已完成多家国内及北美终端客户的技术认证,配套的 PCB 样品正在进行测试。此外,生益科技在 2004 年便开始了 PTFE CCL 的研究工作,目前推出的毫米波雷达用低损耗 PTFE 覆铜板 mmWave77,以及天线射频电路用玻璃布增强 PTFE 覆铜板等产品,成功突破海外的技术垄断。
IC 载板
随着高性能芯片需求提升以及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高端 IC 载板供不应求。国内企业如兴森科技、深南电路纷纷布局高端 IC 载板,相关项目预计投产。在上游材料方面,方邦股份生产的可剥离超薄铜箔在铜厚、薄铜毛面粗糙度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打破日本三井的垄断。生益科技和华正新材在积层绝缘膜领域快速布局,有望快速突破日本味之素的卡脖子局面,实现产业链配套发展。
二、全球供应链波动对交期和价格的影响
地缘政治因素
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扰乱了商品的跨国界流动,对供应链的冲击幅度较大。布鲁盖尔研究所分析指出,这些冲击对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经济影响仍在继续,消费者价格通胀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
原材料价格上涨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推高了原材料成本。能源、金属等关键资源的价格剧烈波动,从根本上源于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扰动,导致供应链中断、生产延迟和库存短缺,加剧了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紧张。
物流运输问题
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物流运输受阻,运输成本上升。航运燃油成本激增,运费大幅上涨,海运和空运运力紧张,加剧了商品交付的延迟。企业因能源价格上升而承受更高生产成本,部分中小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作。
交期延长
由于上述多种因素,板材的交期延长。企业需要调整生产策略,延长交付周期或寻找替代供应商,这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应对策略
加强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增加供应链的稳定性。通过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供应能力等方面来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同时,优化库存管理,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和系统,准确预测需求,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国内企业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加快高端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多元化采购与供应渠道
企业应考虑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备用供应渠道,以应对突发情况。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投资或合作等方式,向上游原材料领域延伸,增强对原材料供应的控制力。
在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高端板材的国产替代进展为国内电子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球供应链波动对板材的交期和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企业需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多元化采购与供应渠道等策略,应对挑战,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身的竞争力。
技术资料
400-613-0088
在线客服:周一至周六:08:40-22:00
公司地址:杭州市拱墅区新天地商务中心2幢西1201室
CEO邮箱:ceo@jiepei.com
投诉邮箱:tousu@jiep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