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器的芯片功耗持续攀升 ——CPU 功耗突破 300W(如 Intel Xeon W9-3495X),GPU 功耗达 400W(如 NVIDIA H100),加上电源管理芯片、内存控制器等,单块服务器 PCB 的总功耗超 1000W。若散热设计不足,PCB 局部温度易超 85℃,导致芯片降频、寿命缩短:某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因 CPU 区域温度达 90℃,CPU 频率从 4.8GHz 降至 4.0GHz,算力下降 17%;某数据中心服务器因电源模块 PCB 温度超 80℃,电容老化速度加快,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从 10 万小时降至 6 万小时。
要解决服务器 PCB 的散热难题,需从 “PCB 材质、铜箔工艺、散热结构” 三方面系统设计:首先是耐高温基材与厚铜箔选型。高功耗区域的 PCB 需耐受长期高温(60-80℃):选用生益 S1141H 高 Tg 基材(Tg≥170℃,热分解温度 Td≥320℃),5000 小时 80℃老化后,介电常数波动≤2%,无基材软化现象;CPU/GPU 下方的 PCB 区域采用 4oz 加厚铜箔(140μm),铜箔的导热系数(385W/m?K)是普通 FR-4 的 100 倍以上,可快速将芯片热量传导至 PCB 边缘 —— 某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通过厚铜箔优化,CPU 区域温度从 90℃降至 78℃,频率稳定在 4.6GHz。
其次是散热过孔与埋阻埋容工艺。传统 PCB 的散热依赖表面散热片,效率有限,需通过内部结构增强导热:在 CPU/GPU 焊盘下方布置 “散热过孔阵列”(孔径 0.4mm,间距 1mm,过孔内壁镀铜 30μm),过孔贯穿 PCB 正反面,将热量直接传导至背面的铝制散热片(导热系数 200W/m?K),热阻从 0.5℃/W 降至 0.2℃/W;采用 “埋阻埋容” 工艺,将电阻、电容埋入 PCB 内层,减少表面元件密度,增加散热面积(表面散热面积提升 30%),同时避免元件遮挡散热路径。某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过孔阵列优化,电源模块温度从 80℃降至 68℃,MTBF 恢复至 9.5 万小时。
最后是布局与散热路径优化。PCB 布局需避免 “热点集中”,同时优化热量传导路径:将高功耗芯片(CPU、GPU)布置在 PCB 边缘,靠近服务器机箱的散热风扇,缩短热量传递距离;电源模块、内存控制器等中低功耗元件围绕高功耗芯片布局,形成 “梯度散热”,避免热量叠加;在 PCB 表面喷涂导热系数 0.8W/m?K 的散热涂层(如道康宁 TC-5021),增强表面辐射散热,涂层可使 PCB 表面温度降低 5-8℃。某 AI 服务器通过布局优化,PCB 最高温度从 85℃降至 72℃,GPU 训练时无降频现象。
针对服务器高功耗散热需求,捷配推出散热优化 PCB 解决方案:基材选用生益 S1141H(Tg170℃),高功耗区域用 4oz 厚铜箔;散热结构含 0.4mm 散热过孔阵列(间距 1mm)+ 埋阻埋容工艺,热阻≤0.2℃/W;布局支持高功耗芯片边缘布置 + 梯度散热,300W CPU 温度≤75℃。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IEC 60068-2-14 高温老化测试、热阻测试,适配高性能计算、AI 服务器场景。此外,捷配支持 1-12 层高功耗服务器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温度分布与热阻测试报告,助力服务器厂商解决高功耗散热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