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通过叠加虚拟导航箭头与现实路况,实现 “沉浸式驾驶交互”,其 PCB 需应对 “超高清显示(2K/4K)+AR 场景融合” 的双重挑战:一是高频信号低损耗,需传输 2GHz 以上的 AR 图像信号(如 MIPI C-PHY),插入损耗≤0.3dB/inch;二是高密度集成,在 50mm×80mm 的微型尺寸内集成显示驱动、光学校准、传感器融合模块,传统多层板工艺无法满足;三是低延迟同步,确保 AR 虚拟图像与现实场景的同步误差≤10ms,避免视觉眩晕。具备 HDI(高密度互联)工艺与高频信号优化能力的可靠的 PCB 供应商,是 AR-HUD 量产的核心支撑。
AR-HUD 的微型化需求需通过 HDI 工艺突破空间限制,核心工艺包括:
- 二阶 HDI 叠孔设计:采用 “表层 - 内层 - 内层” 叠孔结构,替代传统通孔,在 50mm×80mm PCB 上实现显示驱动芯片(如 JDI AR 驱动 IC)、光学传感器、HDMI 2.1 接口的分层互联,PCB 面积比传统多层板缩减 50%;盲孔最小直径 0.1mm,埋孔直径 0.15mm,通过维嘉 6 轴激光钻孔机实现精准加工,孔位偏差≤0.01mm;
- 激光直接成像(LDI):使用芯碁 LDI 曝光机(分辨率 5080dpi),实现 0.07mm 线宽 / 线距的精细线路,满足 AR 图像高频回路(2GHz)的布线需求,避免线路偏移导致的信号反射;
- 混合基材集成:射频信号区域(如毫米波雷达融合模块)采用罗杰斯 RO4350B 基材(Dk=3.48,Df=0.0037),显示控制区域采用高 TG FR4,通过 HDI 工艺实现两种基材的无缝连接,兼顾高频性能与成本。
AR-HUD 的 2GHz 以上信号对传输损耗极为敏感,需通过三重优化保障:
- 阻抗精准控制:采用 “基材选型 + 线路设计 + 厚度管控” 组合方案,50Ω 特性阻抗偏差≤±2%,例如 2GHz 信号回路选用 0.12mm 线宽 + 0.8mm 基材厚度,通过特性阻抗分析仪(LC-TDR20)实时校准;
- 信号等长布线:AR 图像的 RGB 三色信号回路采用 “等长设计”(长度偏差≤0.5mm),减少信号延迟差,避免画面色彩错位;
- 接地优化:设置独立高频接地层,接地孔密度达 “每 5mm 1 个”,降低接地电阻(≤0.05Ω),减少地环路干扰,确保 AR 信号同步误差≤8ms。
AR-HUD 集成大量微型元件(如 01005 电阻、BGA 封装驱动芯片),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信号传输:
- 锡膏印刷控制:采用 GKG-G5 自动印刷机,锡膏厚度控制在 0.1mm±0.01mm,通过思泰克 SPI 锡膏检测机实时监测,避免少锡导致的虚焊;
- 高速贴装:使用西门子高速贴片机(贴装精度 ±30 微米),支持 BGA(引脚间距 0.3mm)与微型元件同步贴装,贴装良率≥99.95%;
- 氮气回流焊:采用劲拓氮气回流焊炉(氮气浓度≥99.9%),减少焊点氧化,BGA 焊点空洞率≤3%,确保高频芯片与 PCB 的可靠连接。
捷配作为高品质 PCB 制造代表,通过 “工艺整合 + 设备支撑 + 测试验证”,成为 AR-HUD 企业的信赖伙伴:
捷配在广东深圳基地部署 AR-HUD 专属生产线,配备:
- 维嘉 6 轴激光钻孔机(最小钻孔 0.1mm)、芯碁 LDI 曝光机(5080dpi 分辨率),实现二阶 HDI 工艺稳定量产;
- 罗杰斯基材直采渠道,确保 RO4350B 等高频基材库存充足,采购周期缩短至 2 天;
可实现 50mm×80mm 微型 PCB 的批量生产,良率稳定在 99.5% 以上,满足 AR-HUD 的集成需求。
捷配配备 Agilent N5247A 网络分析仪(测试频率覆盖 1MHz-40GHz),针对 AR-HUD PCB 开展:
- 2GHz/4GHz 频段插入损耗、回波损耗测试;
- 信号延迟差测试(≤0.5ns);
- EMC 辐射发射测试(频率 30MHz-1GHz),确保符合车规 EMC 标准;
所有测试数据生成电子报告,可追溯、可查询,确保每片 PCB 均符合 AR-HUD 的高频需求。
捷配拥有 “AR-HUD PCB 技术团队”,可提供:
- 前期设计咨询:协助优化高频回路布局与接地设计,减少后期整改成本;
- 工艺验证:打样阶段提供 HDI 截面切片分析,验证盲埋孔导通性;
- 成本平衡:针对中小批量订单(500-1000 片),推荐 “一阶 HDI + 局部二阶” 混合工艺,比全二阶 HDI 成本降低 30%,同时满足性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