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设计电路稳定性设计的常见误区

电路稳定性设计的常见误区

来源: 时间: 2021/05/21 16:49:00 阅读: 223

误区1:产品故障=产品不可靠   


产品出现问题,有时候并不是研发的问题,曾经有案例,面向国内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设备,因为在国内用的不错,所以出口到了哥伦比亚,但在那里频频故障。


故障的原因在于中国大陆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海拔都比较低,所以高海拔地区,设备的气密性受到了挑战,设备内外压差增大泄露率增加。


产品可靠性是: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如果使用现场的条件常常超过了规定的条件,就会出现故障问题。


误区2:降额容易没啥问题    


降额谁都会,如画画,谁都会,但不是谁都能靠画画生存,这里仅作一简单总结:


1)同功能、但不同工艺的器件降额系数不同;

2)可调器件和定值器件降额系数不同;

3)负载不同,降额系数不同;

4)同规格导线在多匝和单匝应用时降额系数不同;

5)部分参数不可降额;

6)结温降额不可遗漏。


误区3:元器件可放心使用    


器件损坏为何常被称之为“烧”?原因就是器件失效大都是热失效,因为器件环境温度≠整机环境温度,器件环境受到机箱内其他器件散热的影响,一般器件环境温度比整机环境温度要高。


误区4:可靠性跟机械、软件无关  

  

1)安装、布线、布局、喷涂的处理都会影响电气性能;

2)电磁兼容、虚焊、散热、振动噪声、腐蚀、接地都和结构有关;

3)软件的防错、判错、纠错、容错处理措施可避免机械和电子缺陷问题。


误区5:器件简单无需Datasheet    


做设计时一定要拿到所有器件的Datasheet,然后阅读其上的所有图形图表和参数,最后在设计上和这些曲线建立联系。


误区6:可维修性与我无关    


从事电子产品可靠性工作,要注意开源节流。


不要总想着从材料费上省,材料费省了维修费高了,何必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视可维修性,省掉这部分费用,这是货真价实的利润。


误区7:制程控制不好就是无技术人才    


制程控制不好,不仅仅是工艺人员的问题,这是一条价值链的建设过程。


1)设计工程师对器件的要求;

2)采购工程师的厂家选择;

3)检验环节的控制内容应该设计上对器件关键指标的部分;

4)检测方法不应引入元器件的失效机理和损伤;

5)装配环节也不应引入损伤,如波峰焊炉温控制,手工焊接台面的防静电处理等;

6)出厂检验环节应该检查器件参数漂移可能会导致产品故障的部分内容、维修环节不应引入失效。


由上可以看出,出现问题哪是区区几位工艺工程师能保证得了的。


所以总结出具体的做法是建立一致性,一致性的前提是设计人员提供充分、有主次的技术信息,工艺仅仅是依据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来保障制造可靠性无限逼近于设计可靠性。


误区8:加强测试就可解决可靠性问题    


此问题既然能名列几大误区之一,原因有三:


1)有些问题通过模拟测试实验根本测不出来;

2)测试手段=工程计算+规范审查+模拟试验+电子仿真;

3)通过温度加强试验的结果计算不出对应的低温工作时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1050.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