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存储 PCB:超小型化与低功耗如何突破,延长智能手表续航?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09/24 10:45:59
阅读: 137
标签:
移动设备存储 PCB
移动设备存储(如智能手表的 eMMC、平板的微型 SSD)是便携设备的 “数据载体”,需在超小尺寸(智能手表存储 PCB 仅 10mm×8mm)、超低功耗(待机功耗≤1mW)、防汗腐蚀(长期接触皮肤)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存储(容量≥32GB)与快速读写(读取速度≥100MB/s)。但普通 PCB 难以满足这些极致需求:一是尺寸限制,某智能手表厂商因 PCB 面积不足,被迫选用 16GB eMMC,用户存储需求无法满足;二是功耗过高,某平板的微型 SSD 因 PCB 电源设计缺陷,待机功耗超 5mW,续航从 10 小时缩短至 7 小时;三是防汗失效,某运动手表的存储模块因汗液腐蚀焊盘,3 个月后数据读写错误率从 10^-9 升至 10^-4。要突破这些瓶颈,移动设备存储 PCB 需从 “超微型集成、极致低功耗、防汗防腐” 三方面优化。

首先是超微型 HDI 工艺实现高密度集成。移动设备的狭小空间需采用 10 层 2 阶 HDI 工艺,甚至引入 3 阶 HDI:一是 “盲埋孔极致微型化”,盲孔孔径缩小至 0.08mm,埋孔孔径 0.1mm,过孔占用面积减少 70%,在 10mm×8mm PCB 上可集成 32GB eMMC(如三星 KMVG4001DA-B031)、电源管理芯片(PMIC)与数据接口;二是 “元件超微型化”,支持 008004(0.2mm×0.1mm)超微型阻容元件与 WLCSP 封装(Pitch 0.3mm)的芯片,焊盘采用 “激光焊接 + 助焊剂预置” 工艺,焊接良率≥99.7%;三是 “立体堆叠布局”,将 PMIC 与电容等元件堆叠在 eMMC 芯片上方(间距 0.2mm),通过微型过孔连接,进一步缩小平面尺寸。某智能手表厂商通过超微型 HDI 工艺,存储 PCB 面积控制在 10mm×8mm,eMMC 容量升级至 64GB,满足用户存储需求。
其次是极致低功耗的电路设计。移动设备依赖电池供电,需将存储 PCB 功耗控制在 1mW 以内,才能延长续航。需从元件与电路两方面优化:元件选用超低功耗型号 ——eMMC 采用三星 KMVG4001DA(待机电流≤50μA),PMIC 用 TI TPS62740(静态电流≤1μA,效率≥90%);电路设计采用 “深度休眠 - 快速唤醒” 模式,存储模块仅在数据读写时唤醒(功耗 50mW,耗时 10ms),其余时间进入深度休眠(功耗≤0.5μA),日均功耗可降至 0.005mAh,300mAh 手表电池可支持存储模块连续工作 2 年。同时,PCB 电源线路采用 1oz 铜箔(线宽≥0.5mm),减少线路损耗,电源转换效率提升至 95% 以上。某平板厂商通过低功耗优化,微型 SSD 待机功耗从 5mW 降至 0.8mW,设备续航从 7 小时延长至 11 小时。
最后是防汗腐蚀的表面处理。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长期接触皮肤,汗液中的氯化钠、乳酸会腐蚀 PCB 焊盘与阻焊层,需采用 “双重防护”:一是 “沉金 + 钝化复合工艺”,焊盘沉金厚度≥1.5μm,金层表面做有机钝化处理(形成 8-10nm 纳米防护膜),汗液浸泡 30 天,焊盘腐蚀率≤0.1%;二是 “全表面纳米防水涂层”,PCB 整体喷涂道康宁 AF-1600 纳米涂层(厚度 5-10μm,接触角≥110°),汗液无法附着,阻焊层脱落率从 15% 降至 0.3%。同时,存储模块接口采用 “密封式设计”,接口与 PCB 连接处涂覆硅酮防水胶(宽度≥0.5mm),防止汗液渗入。某运动手表通过防汗优化,存储模块读写错误率从 10^-4 恢复至 10^-9,3 个月使用无故障。
针对移动设备存储 PCB 的 “超微型、低功耗、防汗” 需求,捷配推出便携级解决方案:超微型集成采用 10 层 2 阶 HDI(盲孔 0.08mm)+008004 元件,PCB 最小尺寸 8mm×6mm;低功耗设计含三星超低功耗 eMMC+TI PMIC,日均功耗≤0.005mAh;防汗处理含 1.5μm 沉金 + 纳米涂层 + 接口密封,汗液浸泡 30 天无腐蚀。同时,捷配的存储 PCB 通过 FCC 电磁兼容测试、防汗腐蚀测试(3 个月无故障),适配智能手表、平板、便携记录仪。此外,捷配支持 1-6 层微型存储 PCB 免费打样,24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尺寸与功耗测试报告,助力移动设备厂商研发小巧、长续航、耐用的存储模块,提升用户便携体验。

微信小程序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