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PCB 定制焊接后怎么检测?4 类核心方法,从表面到内部都不漏

PCB 定制焊接后怎么检测?4 类核心方法,从表面到内部都不漏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09 10:03:06 阅读: 134
    PCB 定制焊接完成后,“怎么知道质量好不好?”“有没有隐藏的焊点问题?” 很多人只做简单的目视检查,却忽略了内部缺陷(如 BGA 虚焊),导致后续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今天就科普 PCB 定制焊接后的 4 类核心检测方法,从表面缺陷到内部焊点,从电气性能到长期可靠性,帮你全面把控质量,避免 “带病出厂”。
 
第一类检测:外观检测 ——“先看‘面子’,再查‘里子’”。外观检测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目的是排查肉眼可见的缺陷(如虚焊、桥连、元件偏移)。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目视检测(小批量),用 3-10 倍放大镜观察焊点:优质焊点应呈 “半月形”,表面有光泽、无毛刺,元件无偏移(引脚完全覆盖焊盘);二是AOI(自动光学检测) (大批量),通过高清相机拍摄 PCB 图像,与标准模板对比,自动识别缺陷(如锡珠、立碑、焊点大小异常),识别率达 99.8%,效率比目视高 10 倍。AOI 还能统计缺陷类型(如虚焊占比、桥连位置),帮助后续优化焊接参数。需要注意的是:AOI 适合表面可见的焊点(如 SMT 贴片元件),无法检测隐藏焊点(如 BGA、QFP 底部引脚)。
 
 
第二类检测:电气性能检测 ——“通不通?电阻正常吗?”。外观合格不代表电路能正常工作,电气检测要验证 “焊点是否导通、有无短路”。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飞针测试(小批量、样品),通过可移动的 “探针” 接触 PCB 上的测试点,检测相邻测试点的导通性(正常应导通,短路则异常)和绝缘性(正常应不导通,导通则异常),适合没有专用测试治具的场景;二是ICT(在线测试) (大批量),需要制作专用测试治具(探针阵列),同时接触多个测试点,快速检测元件参数(如电阻阻值、电容容量)和电路连通性,1 块 PCB 的检测时间仅需 10-30 秒,还能定位具体故障元件(如 “R12 电阻开路”)。电气检测能有效排查 “虚焊导致的开路”“桥连导致的短路”,是质量把控的核心环节。
 
 
第三类检测:内部焊点检测 ——“BGA、QFP 的隐藏焊点怎么查?”。像 BGA(球栅阵列)、QFP(四方扁平封装)这类元件,引脚隐藏在底部或侧面,外观检测和电气检测无法完全覆盖,需要X-RAY 检测。X-RAY 检测的原理是:利用 X 射线穿透 PCB,不同材质(焊锡、元件、基材)对 X 射线的吸收不同,形成灰度图像 —— 焊锡的灰度高(呈白色),基材灰度低(呈黑色),通过图像可观察隐藏焊点的情况:比如 BGA 焊球是否熔化充分(正常应呈圆形,虚焊则呈不规则形)、有无空洞(焊点内部有空隙,会导致接触不良)。X-RAY 还能测量焊点厚度(正常应≥0.1mm),确保焊接质量。适用场景:有 BGA、QFP、CSP(芯片级封装)等元件的 PCB,如工业主板、医疗设备控制板。
 
 
第四类检测:可靠性检测 ——“长期用会不会出问题?”。可靠性检测是模拟 PCB 的实际使用环境,验证焊接质量的长期稳定性,适合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常用方法有:一是温度循环测试,将 PCB 在 - 40℃(低温)和 125℃(高温)之间循环 500-1000 次,检查焊点是否出现裂纹(温度变化会导致元件与 PCB 热胀冷缩,考验焊点韧性);二是振动测试,将 PCB 固定在振动台上,模拟运输或设备运行中的振动(频率 10-200Hz,振幅 0.1-0.5mm),测试后检查焊点是否脱落;三是湿热测试,将 PCB 放在 40℃、90% RH 的环境中 1000 小时,检查焊点是否氧化、PCB 是否受潮(避免长期湿热导致短路)。
 
 
这些检测方法的组合使用,才能全面保障 PCB 定制焊接质量,而捷配在检测环节构建了 “全流程覆盖” 体系:外观检测用 AOI 设备(精度 0.02mm)全检,识别表面缺陷;电气检测提供飞针测试(小批量)和 ICT 测试(大批量),确保电路导通正常;内部焊点检测配备 X-RAY 设备(分辨率 5μm),针对 BGA、QFP 等元件做 100% 检测;可靠性检测则与第三方实验室合作,提供温度循环、振动、湿热测试,出具权威报告。此外,捷配会为每批 PCB 提供检测报告(含 AOI 截图、电气测试数据),让用户清晰了解焊接质量,无需担心 “隐藏缺陷”。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535.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