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手机(如折叠屏外屏、超薄直屏机型)对 PCB 叠层厚度要求严苛(≤0.8mm),传统 8 层叠层(厚度 1.2mm)因过厚无法适配机身,被迫删减功能或牺牲性能:某超薄直屏手机的传统 8 层叠层压缩至 1.0mm 后,删除了独立接地层,4G 信号与 WiFi 信号串扰超 25mV,下载速率从 800Mbps 降至 500Mbps;某折叠屏外屏的 6 层叠层因用厚基材(0.2mm / 层),厚度达 0.9mm,导致外屏折叠时出现 “折痕”;更常见的是,薄叠层中电源层铜箔过薄(0.5oz),20W 快充时线路温度超 90℃,触发过热保护。要在超薄叠层中保留核心功能,需从 “减薄材料、优化层数、工艺创新” 三方面突破。
首先是超薄材料的叠层组合。选用薄型基材与铜箔减少基础厚度:基材采用 0.1mm 薄型 FR-4(生益 S1141-010,Tg≥170℃),单层层厚比传统 0.15mm 基材减少 33%;铜箔采用 1oz(35μm)超薄压延铜,比 2oz 铜箔减少 50% 厚度,同时保持延伸率≥30%,避免折叠时断裂;粘结剂选用 0.03mm 薄型环氧胶(热阻≤0.15℃?cm²/W),层间总厚度控制在 0.03mm×(层数 - 1),6 层叠层基础厚度可降至 0.1×6 + 0.03×5 = 0.75mm,满足≤0.8mm 要求。某折叠屏外屏通过材料优化,叠层厚度从 0.9mm 降至 0.72mm,折叠无折痕。
其次是6 层精简叠层的功能整合。在减少层数的同时避免功能缩水:采用 “2 信号层 + 2 电源层 + 2 接地层” 的 6 层布局,第 1、6 层为表层(布置关键元件,如充电芯片、WiFi 模块),第 2、5 层为信号层(第 2 层 4G/5G 信号,第 5 层触控 / 显示信号),第 3 层为电源层(分区供电:20W 快充 + 核心芯片),第 4 层为接地层(全局接地,减少独立接地层数量);通过 “信号层 - 接地层 - 电源层” 的相邻布局,利用接地层隔离信号与电源,串扰噪声从 25mV 降至 10mV;4G 信号层采用微带线布线(阻抗 50Ω±2%),下载速率恢复至 780Mbps,某超薄直屏手机通过此设计,保留 20W 快充与全网络功能,厚度未超标。
最后是HDI 工艺的叠层增效。用 HDI 盲埋孔减少过孔对叠层厚度的影响:采用 2 阶 HDI 工艺,表层与信号层用 0.08mm 盲孔连接,信号层与电源层用 0.1mm 埋孔连接,避免贯穿孔占用全层厚度;过孔内壁镀铜厚度控制在 20μm,确保导电性能的同时减少铜层厚度;在电源层与接地层之间设计 “微型过孔阵列”(孔径 0.1mm,间距 0.5mm),提升层间散热效率,20W 快充时线路温度从 90℃降至 75℃,无过热保护触发。某测试显示,HDI 工艺使叠层的空间利用率提升 40%,无需删减元件。
针对轻薄手机 PCB 叠层的 “超薄、精简、高效” 需求,捷配推出轻薄级叠层解决方案:支持 6-8 层超薄叠层,选用 0.1mm 薄型 FR-4+1oz 压延铜,基础厚度≤0.8mm;叠层布局优化为 “2 信 + 2 电 + 2 地”,串扰≤10mV;2 阶 HDI 工艺减少过孔厚度占用,散热过孔阵列控温≤75℃。同时,捷配通过厚度精度测试(偏差≤±0.02mm)、折叠可靠性测试,适配超薄直屏与折叠屏外屏机型。此外,捷配支持 1-8 层轻薄手机 PCB 免费打样,24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厚度与折叠测试报告,助力手机厂商研发轻薄且高性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