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设计提高 PCB 耐用性:为什么通孔元件在高应力应用中仍然必不可少

提高 PCB 耐用性:为什么通孔元件在高应力应用中仍然必不可少

来源: 时间: 2025/07/01 11:04:00 阅读: 155

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等高应力环境中,印刷电路板 (PCB) 的耐用性可以决定系统性能的成败。那么,为什么通孔元件在这些要求苛刻的应用中仍然必不可少呢?简而言之,与表面贴装器件 (SMD) 相比,通孔元件在温度循环下具有卓越的机械强度、抗振性和可靠性。这使它们成为不允许失败的应用程序的首选。

 

什么是通孔元件,为什么它们很重要?

通孔元件是带有引线的电子部件,这些引线插入 PCB 上的预钻孔中,并在另一侧焊接。这种安装技术在组件和电路板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物理粘合,即使在压力下也能确保稳定性。与直接焊接到 PCB 表面的表面贴装器件不同,通孔元件可穿透电路板,提供可承受机械和环境挑战的坚固连接。

在高应力应用中,例如航空航天和汽车系统中的应用,耐用性不仅是一种偏好,而且是一种要求。这些行业经常面临极端振动、温度波动和物理冲击。通孔组件由于其安全安装和处理重负载的能力而在这些条件下表现出色,使其成为关键系统不可或缺的材料。

PCB 上通孔元件的特写,适用于高应力应用。

 

通孔元件的抗振性:一个关键优势

通孔组件的突出优点之一是其出色的抗振性。在汽车系统等环境中,持续运动和道路条件会产生持续振动,PCB 必须保持稳定以防止故障。通孔元件的引线穿过电路板并在两侧焊接,形成牢固的锚栓,在强烈振动下防止松动或脱落。

例如,在一项关于振动应力下 PCB 性能的研究中,通孔安装元件的故障率低于 2%,而在类似条件下,SMD 的故障率超过 10%。这是因为物理插入和焊接过程提供了机械联锁,可以吸收和分配振动能量,从而降低裂纹或断开的风险。

在航空航天应用中,湍流和高速行驶会放大振动,这种阻力更为关键。飞行控制系统或航空电子设备中的组件必须在不断晃动的情况下保持运行。通孔技术确保连接保持完整,从而保护生命攸关系统的完整性。

 

通孔元件温度循环:专为极端环境而设计

温度循环(反复暴露在极热和极冷的条件下)对高应力环境中的 PCB 构成了另一个挑战。例如,汽车电子设备必须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可靠地运行,温度波动通常在 -40°C 到 85°C 或更高之间。同样,航空航天系统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剧烈的温度变化,从地面高温到高海拔的零度以下条件。

通孔元件非常适合处理这些波动。它们的焊接引线与 PCB 形成牢固的热连接,与依赖表面接触的 SMD 相比,散热效果更好。这降低了热膨胀导致焊点故障的风险。此外,许多通孔元件(如电解电容器)的尺寸较大,通常意味着它们可以承受热应力而不会降低性能。

可靠性测试数据表明,通孔焊点在出现疲劳迹象之前可以承受 1,000 多次温度循环,而典型的 SMD 连接大约需要 500 次循环。这种耐用性可确保 PCB 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保持功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通孔与 SMD 机械强度:在恶劣条件下的明显赢家

在比较通孔与 SMD 机械强度时,前者在高应力情况下始终优于 SMD。表面贴装器件虽然是紧凑和轻量级设计的理想选择,但缺乏具有重大物理应力的环境所需的结构完整性。SMD 焊接在 PCB 表面上,使其容易受到剪切力、冲击和振动的影响,这些都会破坏焊料键合。

另一方面,通孔元件受益于它们与 PCB 的深度集成。穿过电路板的引线提供三维连接,可抵抗来自多个方向的力。这对于变压器或连接器等大型组件尤其重要,因为这些组件由于其尺寸和重量而经常受到机械应力。

在实践中,考虑制造工厂中使用的重型工业控制系统。PCB 可能需要支撑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机械冲击的笨重组件。通孔安装可确保这些部件保持牢固连接,在一些耐久性研究中,机械应力下的故障率低至 1%,而在类似条件下,SMD 的故障率高达 8%。

虽然 SMD 因其空间效率和易于自动组装而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们在机械强度不容商量的应用中往往达不到要求。对于优先考虑可靠性而不是紧凑性的设计人员来说,通孔元件是更好的选择。

 

航空航天通孔元件:可靠性高于一切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通孔组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电子系统、卫星电子设备和飞行控制单元必须在极端振动、温度波动和辐射暴露的条件下完美运行。这些系统中的单个故障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耐用性成为重中之重。

通孔元件由于能够承受恶劣条件,因此通常用于航空航天 PCB 中的关键部件,例如电源稳压器和高压电容器。它们坚固的连接确保即使在高海拔飞行期间也能保持信号稳定,因为高空飞行的温度可能降至 -50°C 以下,并且湍流产生的振动是恒定的。

此外,航空航天设计经常要求组件在维护期间是可维修或可更换的。与微型 SMD 相比,通孔元件更容易拆焊和更换,这在现场维修中可能是一个显着优势。这种实用性,加上其固有的耐用性,使通孔技术成为航空航天工程的主要产品。

航空航天 PCB 采用耐用的通孔元件。

 

汽车通孔元件:应对挑战

汽车行业是通孔元件大放异彩的另一个领域。现代车辆从发动机控制单元 (ECU) 到信息娱乐系统,一切都严重依赖电子设备。这些系统必须承受驾驶的持续振动、极端温度,甚至在发生碰撞时的物理冲击。

通孔元件通常用于汽车 PCB 中与电源相关的部件,例如继电器和大型电容器,这些部件需要处理大电流并抵抗机械应力。其安全安装可确保即使在崎岖地形或突然停止时,连接也能保持完整。例如,在电动汽车 (EV) 中,通孔元件在电池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其中稳定的电力输送对于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可靠性数据显示,在典型驾驶条件下,关键部件采用通孔技术的汽车 PCB 的使用寿命超过 15 年,而在类似环境中,完全基于 SMD 的设计的使用寿命较短。这种使用寿命意味着更少的故障和召回,为制造商节省了大量成本。

 

在现代 PCB 设计中平衡通孔和 SMD

虽然通孔组件具有无与伦比的耐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总是最适合每种应用。它们在 PCB 上占用更多空间,并且需要额外的钻孔,这可能会增加制造成本。相比之下,SMD 允许更密集的布局,并且与自动组装更兼容,使其成为尺寸和成本比极端耐用性更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理想选择。

许多现代 PCB 设计通过使用混合方法来取得平衡。需要高机械强度或必须承受恶劣条件的关键部件使用通孔技术进行安装,而更小、应力较小的部件则采用表面贴装。此策略优化了可靠性和效率,以满足应用程序的特定需求。

然而,对于高应力行业,优先考虑关键元件的通孔元件仍然是提高 PCB 整体耐用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人员可以战略性地为最容易受到振动、温度循环或机械应力影响的区域选择通孔部件,从而确保整个系统保持稳健。

 

通孔元件的挑战和注意事项

尽管具有优点,但通孔元件也存在一些缺点,设计人员必须考虑这些缺点。安装所需的钻孔过程会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多层板。此外,这些孔减少了布线信号走线的可用空间,这可能会使紧凑系统中的设计复杂化。

然而,这些挑战往往被高应力应用中的好处所抵消。制造的进步还使得集成通孔组件变得更加容易,而不会显着增加成本,特别是对于可靠性是主要关注点的小批量生产。

对于从事耐久性至关重要的项目的工程师来说,使用通孔组件的权衡只是一个很小的代价,而增强的可靠性带来了安心。在设计阶段进行仔细规划可以减少大多数限制,确保最终产品同时满足性能和预算目标。

 

通孔元件的持久价值

在高应力应用中,振动、温度循环和机械冲击是日常挑战,通孔元件仍然是提高 PCB 耐用性的重要选择。它们卓越的抗振性、承受极端温度的能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机械强度使其成为航空航天和汽车等行业不可或缺的产品,在这些行业中,可靠性可能关系到生死。

虽然表面贴装器件在紧凑、成本敏感的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需要坚固性能的环境中,它们往往无法满足要求。通过利用通孔技术的优势(无论是通过混合方法还是完全实施),工程师可以制造出能够承受最恶劣条件的 PCB,而不会影响安全性或功能性。

在 捷配PCB,我们了解高应力应用的独特需求,并致力于通过量身定制的耐用性解决方案来支持您的项目。无论您是为极端环境进行设计,还是只是寻求提高可靠性,通孔组件都能提供一条久经考验的成功之路。

坚固的 PCB 采用通孔元件,具有高应力耐久性。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3139.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医疗可穿戴 PCB 新能源汽车高压继电器 PCB 继电器 PCB 集成化设计 汽车继电器 PCB 的 EMC 方案 汽车继电器 PCB 的抗振动设计 汽车继电器 PCB PCB 钻孔常见缺陷与解决方案 PCB 激光钻孔工艺参数优化 PCB 机械钻孔工艺参数优化 PCB 激光钻孔与机械钻孔工艺对比 PCB 激光钻孔与机械钻孔 激光直接成像(LDI)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 激光直接成像(LDI) 商用车 ECU PCB ADAS 域 ECU PCB 车身控制 ECU(BCM)PCB ECU PCB 发动机 ECU PCB 电机驱动 PCB 集成化设计 电车电机 PCB 电车驱动电机 PCB PCB资讯 物联网低功耗微控制器 PCB 汽车电子微控制器 PCB 微控制器PCB 工业控制微控制器 PCB 柔性PCB设计的DFM DFM 策略 PCB生产中的可制造性设计 (DFM) 可制造性设计 (DFM) 指南 PCB 设计 (DFM) PCB 金手指应用场景 PCB 金手指生产工艺 PCB 金手指 PCB 组装应用场景 PCB组装的质量检测与缺陷解决 PCB 组装THT SMT 工艺详解 PCB 组装 低压微型电机驱动器 PCB 步进电机驱动器 PCB 伺服电机驱动器PCB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PCB 工业高压电机驱动器PCB 多接口工业相机PCB 恶劣环境工业相机PCB 高速工业相机时序同步 PCB 高清工业相机图像传输 PCB 户外光伏逆变器热管理 PCB 消费电子热管理 PCB 工业高温设备热管理 PCB 工业大功率设备热管理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控制器PCB 多层 PCB 层压 多层 PCB层压核心材料 多层 PCB 层压工艺 波峰焊SMT设备维护与保养 波峰焊 SMT 波峰焊SMT 智能家电控制板 PCB 智能安防摄像头 PCB 智能家居网关PCB 智能开关面板PCB 智能家居中控屏 PCB PCB铝基板 PCB 铝基板热管理 PCB 铝基板 PCB铝基板热管理 混动车型电机驱动 PCB 整车电控单元(VCU)PCB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PCB 动力电池 BMS PCB 半导体行业 GPU PCB 电镀 PCB电镀缺陷 消费级运动传感器 PCB 环境监测传感器PCB 汽车压力传感器 PCB 医疗生物传感器 PCB 工业温湿度传感器 PCB PCB 焊桥的修复 消除 PCB 焊桥 设计端预防 PCB 焊桥 PCB 焊桥 DFM,SMT 设计 SMT 设计,元件封装与焊盘匹配 SMT 设计 SMT设计 导热垫应用: 导热垫的安装工艺 导热垫的选型方法 导热垫 工业传感器信号调理 PCB 工业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PCB 伺服驱动器 PCB PLC 主板 PCB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PCB 移动设备存储 PCB 汽车级存储 PCB 工业级存储 PCB 消费电子 SSD 存储 PCB 服务器 DDR5 内存 PCB PCB走线宽度 PCB 走线宽度的场景化 PCB 走线宽度 PCB 制造,嵌入式组件 嵌入式组件 PCB 制造中嵌入式组件 PCB制造中嵌入式组件 消费电子快充电源 PCB 储能逆变器电源 PCB 车载高压电源 PCB 医疗电源 PCB 工业开关电源PCB PCB 中集成组件的场景化应用 PCB 中集成组件的集成方式与选型策略 PCB 中集成组件的设计原则 PCB中集成组件 消费电子指纹传感器 PCB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PCB 汽车毫米波雷达传感器PCB 医疗心电传感器PCB 工业振动传感器PCB AI 训练加速卡 PCB AI 智能机器人 PCB AI机器视觉 PCB 边缘 AI 计算设备 PCB AI 服务器 PCB 高多层PCB叠层,场景化应用 高多层 PCB 叠层 高多层PCB叠层 空气质量监测 PCB,环境适应性设计 空气质量监测 PCB 空气质量监测PCB,硬件设计 空气质量监测PCB 可穿戴领域PCB,FR-4的工艺定制 可穿戴领域PCB 可穿戴领域PCB机械钻孔 氢燃料电池控制器PCB 风电变流器 PCB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PCB 储能系统BMS PCB 光伏逆变器PCB PCB热通孔,性能测试 PCB热通孔 电网调度通信网关PCB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PCB 变电站自动化装置PCB 智能电表 PCB PCB保险丝场景化应用 PCB故障排查 PCB保险丝,焊接与安装 PCB保险丝选型策略 PCB保险丝 PCB阻焊层 PCB 阻焊层,PCB性能 PCB阻焊层制造工艺 PCB阻焊层,PCB材料 PCB 阻焊层 PCB盲孔与埋孔技术 PCB盲孔与埋孔加工 PCB盲孔与埋孔 PCB盲孔埋孔加工 PCB盲孔,埋孔 车载中控PCB制造 车载安全系统 PCB 车载雷达PCB,捷配PCB 车载BMS PCB,汽车PCB制造 捷配,汽车PCB制造 Verilog EDA,PCB设计 EDA IC设计工具 PCB,EDA 捷配PCB,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捷配PCB 捷配PCB,新人培训 捷配PCB,数字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