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制造车载中控PCB制造:多模块集成下的信号兼容与散热平衡

车载中控PCB制造:多模块集成下的信号兼容与散热平衡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09/22 13:52:50 阅读: 138 标签: 车载中控PCB制造
车载中控系统已从单一导航功能,升级为集成车机、空调控制、座椅调节、驾驶辅助显示的 “多合一” 平台,其 PCB 需同时承载高频信号(如车联网 5G 模块)、低压控制信号(如空调按键)、大电流驱动信号(如座椅电机)—— 若信号兼容设计不当,会出现 “车机卡顿”“空调误调” 等问题;若散热失衡,会导致中控屏花屏、触摸失灵。要制造车载中控 PCB,需解决多模块信号兼容与多元件散热两大核心难题。
 
首先是多模块的信号分区与隔离。车载中控 PCB 上,不同类型信号的干扰风险差异显著:5G 模块的 2.4GHz/5GHz 高频信号,会通过电容耦合干扰空调控制的低频信号(0-1kHz);座椅电机驱动的 12V/5A 大电流信号,会在接地线上产生电压降,影响车机的 3.3V 供电。信号兼容需采用 “分区布局 + 隔离设计”:一是 “功能分区”,将 PCB 划分为 “高频通信区”(5G / 蓝牙模块)、“低压控制区”(MCU / 按键电路)、“功率驱动区”(电机驱动芯片),区域间用 “接地隔离带”(宽度≥3mm,厚度 2oz 铜箔)分隔,隔离带与系统地单点连接,阻断干扰传导;二是 “信号隔离”,高频区与控制区之间采用光耦隔离(如 TLP181),避免高频噪声通过线路传导;功率区与控制区之间串联磁珠(如 BLM18PG601SN1),吸收大电流产生的低频噪声。某中控厂商通过分区隔离,5G 模块对空调控制的干扰电压从 100mV 降至 20mV 以下,空调误调率从 10% 降至 0.5%。
 
 
其次是电源系统的独立与滤波。不同模块的电源需求差异大 —— 车机 CPU 需 3.3V/1A 稳定供电,座椅电机需 12V/5A 大电流供电,若共用电源,会导致电压波动。需为每个模块设计独立电源回路:一是 “独立电源模块”,控制区用 LDO(如 TI LM1117-3.3,纹波≤20mV),功率区用 DC-DC(如 TI TPS5430,效率≥90%),高频区用低压差同步整流模块(如 ADI ADP2114,输出精度 ±1%);二是 “多级滤波”,每个电源入口处并联 10μF 钽电容 + 0.1μF MLCC 电容,形成 “高频 + 低频” 双重滤波,减少电源噪声。某测试显示,独立电源 + 多级滤波后,车机 CPU 的供电纹波从 50mV 降至 15mV,车机卡顿率从 8% 降至 0.1%。
 
 
第三是多元件的散热平衡设计。中控 PCB 上的车机 CPU、5G 模块、显示屏驱动芯片会产生热量,若集中在某区域,会导致局部温度超 85℃,引发元件降额。散热设计需分三步:一是 “热布局优化”,将发热元件(功耗>1W)分散布置,间距≥5mm,避免热量叠加;二是 “PCB 散热增强”,在发热元件下方布置 “铜皮散热区”(面积≥2cm²,厚度 2oz),铜皮与 PCB 背面的散热过孔(孔径 0.3mm,间距 2mm)连通,将热量传导至背面;三是 “辅助散热”,PCB 背面贴合石墨散热膜(厚度 0.1mm,导热系数≥300W/m?K),散热膜延伸至中控壳体,增强热扩散。某中控 PCB 初期将 CPU 与 5G 模块间距仅 2mm,局部温度达 95℃;优化布局并增加石墨膜后,温度降至 65℃,满足车规要求。
此外,车载中控 PCB 的 “耐候性” 需适配车内环境 —— 夏季暴晒时车内温度可达 80℃,冬季低温可达 - 30℃,需选用耐温基材(Tg≥150℃)与宽温元件,同时 PCB 表面采用沉金处理(金层厚度≥1.5μm),增强抗氧化能力,避免高温高湿下焊盘氧化。
 
 
针对车载中控 PCB 的 “信号兼容、散热平衡” 需求,捷配推出集成化解决方案:信号兼容采用功能分区(高频 / 控制 / 功率)+ 接地隔离带 + 光耦 / 磁珠隔离,干扰电压≤20mV;电源系统为各模块配置独立 LDO/DC-DC,多级滤波后纹波≤15mV;散热设计含发热元件分散布局 + 铜皮散热区 + 石墨膜适配,局部温度≤70℃。同时,捷配的中控 PCB 通过 AEC-Q100 Grade 2 测试(-40℃~105℃)、EMC 测试(符合 CISPR 25 Class 3),适配 10.25 英寸 / 12.3 英寸中控屏。此外,捷配支持中控 PCB 打样(1-8 层),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热仿真与信号兼容测试报告,助力车企研发功能集成、体验流畅的车载中控系统。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256.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