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制造PCB 定制焊接工艺怎么选?SMT、THT 还是混合工艺,一篇看懂

PCB 定制焊接工艺怎么选?SMT、THT 还是混合工艺,一篇看懂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09 10:01:49 阅读: 131
    在 PCB 定制焊接时,很多人会困惑:“SMT 和 THT 选哪个?”“混合工艺适合我吗?” 其实不同焊接工艺各有适用场景,选对了不仅能保证质量,还能降低成本。今天就从科普角度,拆解 PCB 定制焊接的 3 类主流工艺(SMT、THT、混合工艺),帮你根据需求选对方案,避免 “用错工艺导致返工”。
 
首先是SMT(表面贴装技术) ——“小巧、高效,适合高密度电路”。SMT 的核心是将元件(如贴片电阻、电容、芯片)直接贴装在 PCB 表面的焊盘上,再通过回流焊融化焊膏完成焊接。它的优势很明显:一是元件密度高,能实现 “微型化”(比如在 1cm²PCB 上贴装 20 + 个 01005 元件),适合手机、蓝牙耳机等小型设备;二是焊接效率高,一条 SMT 产线每天可贴装 100 万 + 元件,适合大批量生产;三是焊点可靠性强,无铅 SMT 焊点的抗振动性能比 THT 高 30%,长期使用不易脱落。但 SMT 也有局限:一是不适合大功率、高机械强度需求的元件(如电源接口、大电流连接器),这类元件需要插入 PCB 通孔固定;二是对元件尺寸有要求,过大的元件(如体积超 10mm×10mm)贴装时易偏移。适用场景:消费电子(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手环、手表)、医疗设备(血糖仪、心电贴)等高密度、小型化产品。
 
 
然后是THT(通孔插装技术) ——“牢固、耐造,适合大功率元件”。THT 的流程是:将元件引脚插入 PCB 的通孔中,再通过波峰焊(批量)或手工焊接(小批量),让焊锡从 PCB 背面渗透到焊盘,固定元件。它的核心优势是:一是机械强度高,元件引脚插入通孔后,焊点能承受较大拉力(如电源插头插拔力),适合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需要频繁插拔的场景;二是适合大功率元件,比如散热片、变压器等,这类元件体积大、重量重,THT 的通孔固定能避免脱落;三是工艺简单,小批量生产时可手工焊接,无需复杂设备。局限则是:一是元件密度低,通孔会占用 PCB 两面空间,无法实现高集成;二是效率低,波峰焊速度比 SMT 慢,手工焊接更适合小批量(如 10 片以内)。适用场景:工业控制器(PLC、变频器)、汽车电子(电源模块、传感器接口)、大功率设备(电源适配器、电机驱动器)等对机械强度要求高的产品。
 
 
还有混合工艺 ——“SMT+THT 结合,兼顾密度与强度”。很多 PCB 需要同时焊接贴片元件和插件元件,比如某智能网关:表面贴装小尺寸芯片、电阻(SMT),同时插装电源接口、网口(THT),这就需要混合工艺。流程通常是 “先 SMT 后 THT”:先完成 PCB 正面的 SMT 贴装与回流焊,再翻转 PCB,插入插件元件,最后通过波峰焊完成 THT 焊接(或手工补焊)。混合工艺的优势是 “取长补短”,既能实现高密度集成(SMT 部分),又能满足大功率、高机械强度需求(THT 部分)。但需要注意 2 个关键点:一是 PCB 设计时要区分 SMT 焊盘和 THT 通孔,避免位置冲突;二是波峰焊时要保护 SMT 焊点,比如在 SMT 区域覆盖耐高温胶带,避免二次焊接导致元件损坏。适用场景:智能网关、工业传感器、家电控制板(如空调主板)等需要 “小元件 + 大接口” 的产品。
 
 
除了这三类主流工艺,还有特殊工艺适合小众需求:比如 BGA(球栅阵列)焊接,针对引脚隐藏在底部的芯片(如 CPU、FPGA),需要专用钢网和回流焊曲线,焊接后还需 X-RAY 检测焊点;FPC(柔性 PCB)焊接,需要柔性治具固定,避免焊接时 FPC 变形,温度也要控制在 220℃以内,防止基材老化;高频元件(如射频芯片)焊接,需用高频基材(如罗杰斯)搭配无铅焊锡,减少信号衰减。
 
 
不同工艺的适配,需要结合需求精准选择,而捷配在 PCB 定制焊接中提供全工艺支持:SMT 方面,配备西门子高速贴片机(支持 01005-50mm×50mm 元件)、回流炉(温度曲线可定制),适合高密度批量生产;THT 方面,有波峰焊产线(适合批量插件)和手工焊接工位(适合小批量、异形插件);混合工艺则通过 “先 SMT 后 THT” 的流程,搭配耐高温保护措施,确保两类元件焊接可靠。此外,捷配的工程师会根据用户的元件清单(贴片 / 插件、功率、尺寸),推荐最优工艺方案,比如小批量工业控制板推荐 “手工 THT + 局部 SMT”,大批量消费电子推荐 “全 SMT”,帮用户平衡质量与成本,避免工艺选择失误。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534.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