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制造物联网 PCB 的低功耗设计指南

物联网 PCB 的低功耗设计指南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0 10:12:50 阅读: 144
很多人设计物联网 PCB 时,认为 “低功耗 = 选低功耗元件”—— 只要 MCU、传感器是超低功耗型号,设备续航就一定好。但实际情况是:同样的低功耗元件,有的设备能续航 18 个月,有的却只能用 3 个月,问题往往出在 “被忽略的线路细节” 上。比如线路太细导致损耗大,电源转换效率低,接地设计不当引入噪声。今天从科普角度,拆解物联网 PCB 低功耗设计的 4 个关键线路细节,帮你避开 “只看元件不看线路” 的误区,真正实现长续航。

细节一:线路铜箔厚度与宽度 —— 别让 “细线路” 偷走电量

物联网设备的工作电流通常不大(如 100-500mA),很多人会用 0.1mm 宽、1oz 厚(35μm)的铜箔线路,认为 “够用就行”。但实际上,细线路的电阻更大,会产生额外的 “线路损耗”,长期下来严重影响续航。比如 10cm 长的 0.1mm/1oz 线路,电阻约 0.5Ω,电流 100mA 时损耗功率 0.005W,每天耗电 0.12Wh;换成 0.2mm/1oz 线路(电阻 0.125Ω),损耗功率降至 0.00125W,每天耗电 0.03Wh,一年可节省 32.85Wh—— 对于 5000mAh/3.7V 的电池(总电量 18.5Wh),这意味着续航能从 3 个月延长至 12 个月。
更关键的是,无线模块通信时电流会瞬间增大(如 LoRa 模块发射电流达 150mA),细线路会导致电压跌落(如 0.1mm 线路电压跌落 0.075V),可能让模块通信失败,需重新发送,额外消耗电量。因此,物联网 PCB 的线路设计需遵循 “按需选规格”:
  • 电源线路(VCC、GND):宽度≥0.2mm,铜箔厚度 1-2oz,确保电流 1A 时电压跌落≤0.1V;
  • 无线模块供电线路:宽度≥0.3mm,铜箔厚度 2oz,应对发射时的大电流;
  • 传感器与 MCU 信号线路:宽度 0.15-0.2mm,铜箔厚度 1oz,平衡损耗与空间。

 

细节二:电源转换电路 —— 别让 “低效转换” 浪费电量

物联网设备常需多种电压(如 MCU 用 3.3V,传感器用 2.5V,无线模块用 5V),普通 PCB 可能直接用 LDO(线性稳压器)降压,但 LDO 的效率随压差增大而降低 —— 比如用 5V 转 3.3V LDO,效率仅 66%,34% 的能量变成热量浪费;而用 DC-DC 转换器(如 TI TPS5430),效率可达 92%,仅 8% 的能量损耗。以 500mA 电流为例,LDO 每天浪费 0.816Wh,DC-DC 每天仅浪费 0.192Wh,一年可节省 228.72Wh,相当于 12 节 5000mAh 电池的电量。
物联网 PCB 的电源转换设计需 “按需选方案”:
  • 压差小(如 3.7V 转 3.3V):用 LDO(效率≥90%),纹波小,适合传感器、MCU;
  • 压差大(如 5V 转 3.3V、12V 转 5V):用 DC-DC(效率≥90%),减少损耗,适合无线模块、大功率元件;
  • 多路供电:用多通道电源管理芯片(如 TI TPS65983),集成 LDO 与 DC-DC,简化电路,提升整体效率。

 

细节三:接地设计 —— 别让 “噪声” 增加功耗

很多人以为接地只是 “接个 GND”,却不知道不合理的接地会引入噪声,导致元件工作异常,间接增加功耗。比如物联网 PCB 的模拟地(传感器采样地)与数字地(MCU、无线模块地)混接,数字噪声会干扰模拟采样,导致传感器数据不准,MCU 需反复采集、校准,额外消耗电量;某温度传感器因接地混接,采集次数从每小时 1 次增至每小时 5 次,功耗增加 4 倍。
物联网 PCB 的接地设计需 “分区隔离”:
  • 划分模拟地、数字地、无线地三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的接地铜箔面积≥2cm²;
  • 三个区域通过 “单点接地” 连接至 PCB 中心接地点,避免接地回路电流;
  • 无线模块的接地铜箔单独布置,面积≥3cm²,增强抗干扰能力,减少通信重试次数。

 

细节四:休眠模式下的线路优化 —— 别让 “漏电流” 偷偷耗电

物联网设备多数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如每 30 分钟唤醒 1 次),此时漏电流是影响续航的关键。普通 PCB 的线路间电容、元件漏电流可能被忽略,但在休眠时会累积消耗电量。比如 PCB 上两个相邻线路的寄生电容为 10pF,电压 3.3V,休眠时每小时充放电 1 次,漏电流 0.1μA,每天耗电 0.000792Wh,一年耗电 0.289Wh—— 对于微型物联网设备(如纽扣电池供电),这可能导致续航从 1 年缩短至 6 个月。
优化休眠漏电流的线路细节:
  • 减少线路平行长度,相邻线路间距≥0.2mm,降低寄生电容;
  • 休眠时关闭不必要的外设(如 ADC、无线模块),断开其供电线路(可通过 MOS 管控制);
  • 选用低漏电流元件(如漏电流≤1nA 的电容、≤0.1μA 的二极管)。
 
 
这些线路细节的优化,能显著提升物联网设备的续航,而捷配在物联网 PCB 低功耗线路设计上拥有丰富经验:首先,捷配会根据设备的电流需求,推荐线路铜箔规格(如无线模块线路 0.3mm/2oz),并通过仿真计算损耗,确保每瓦电量都能有效利用;其次,针对电源转换,捷配的工程师会对比 LDO 与 DC-DC 的效率,推荐最优方案(如压差大时优先 DC-DC);接地设计上,捷配会在 PCB 设计阶段划分接地区域,确保模拟地、数字地、无线地隔离;此外,捷配还会测试休眠模式下的漏电流,确保≤0.5μA,助力设备实现 1-2 年的长续航。无论是电池供电的智能传感器,还是低功耗的物联网终端,捷配都能通过线路细节优化,帮你最大化续航能力。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573.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