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设计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 PCB 的低功耗设计

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 PCB 的低功耗设计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3 08:58:52 阅读: 77
    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 “续航焦虑”,是用户最核心的痛点之一 —— 某品牌运动手环因 PCB 功耗过高(整机功耗 80mW),500mAh 电池仅 3 天就耗尽;某智能手表虽宣称续航 7 天,但开启心率监测后仅能坚持 4 天,用户被迫频繁充电。可穿戴设备的续航瓶颈,很大程度上源于 PCB 的功耗控制不足:普通设计中,电源转换效率≤85%,休眠电流超 10μA,无线传输模块单次唤醒功耗达 200mW,这些细节叠加导致续航缩水。要实现 “14 天续航” 的突破,PCB 需从 “元件选型、电源管理、功耗模式” 三方面构建低功耗体系。
 
首先是纳安级超低功耗元件的精准搭配。可穿戴设备的功耗核心来自 MCU、传感器与无线模块:选用 STM32L0 系列 MCU(静态电流 0.2μA),比传统 MCU(10μA)降低 98% 待机功耗;心率传感器优先用 Maxim MAX30102(工作电流≤50μA),血氧检测时仅启动 100ms,单次采集功耗控制在 0.005mWh;无线模块采用 LoRa 芯片 SX1262(休眠电流 0.5μA),每天传输 1 次数据(耗时 8 秒,功耗 50mW),无线部分日均功耗仅 0.0014mAh。某智能手表通过元件优化,整机功耗从 80mW 降至 25mW,500mAh 电池续航从 4 天延长至 9 天。
 
 
其次是高效电源管理的细节优化。传统 PCB 的电源转换效率低,是续航的隐形损耗:采用 “LDO+DC-DC” 混合供电架构 ——MCU 与传感器用 TI TPS799 LDO(效率≥90%,纹波≤10mV),保证微弱信号采集稳定;无线模块用 TI TPS5430 DC-DC(效率≥95%),减少大电流传输损耗,整体电源转换效率提升至 92%;在 PCB 电源线路设计 “动态调压” 电路,根据功能切换自动调整电压(如休眠时 3.0V,监测时 3.3V),额外降低 15% 功耗。某运动手环通过电源优化,电源转换损耗从 15% 降至 8%,续航从 3 天延长至 7 天。
 
 
最后是 **“深度休眠 - 唤醒” 的智能功耗模式 **。可穿戴设备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需通过模式切换控制功耗:设计 “三级功耗模式”—— 深度休眠(仅保留实时时钟,功耗≤0.5μA)、轻度休眠(传感器间歇性工作,功耗 5μA)、工作模式(全功能运行,功耗 25mW)。以智能手表为例,每 30 分钟唤醒 1 次心率监测(耗时 30 秒),夜间 10 点至次日 6 点进入深度休眠,日均功耗可降至 0.02mAh,500mAh 电池续航突破 14 天。某用户实测显示,优化后的手表在正常使用下,12 天剩余电量仍有 15%,彻底摆脱充电焦虑。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续航痛点,捷配推出低功耗 PCB 解决方案:元件选型支持 STM32L0 MCU+SX1262 LoRa 模块,静态电流≤0.5μA;电源管理采用 LDO+DC-DC 混合架构,转换效率≥92%;支持 “三级功耗模式” 设计,日均功耗≤0.02mAh。同时,捷配通过功耗模拟测试,确保 500mAh 电池续航可达 14 天以上;采用超薄基材(厚度≤0.2mm),不影响设备轻量化设计。此外,捷配支持 1-4 层可穿戴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功耗测试报告,助力客户打造长续航可穿戴产品。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612.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