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智能手环测心率为啥准?PCB 才是 “数据捕手” 的核心

智能手环测心率为啥准?PCB 才是 “数据捕手” 的核心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4 09:01:34 阅读: 48
    很多人运动时会盯着智能手环的心率数据,却很少想过:每秒跳动的数字背后,是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 PCB 在 “精准捕手”。其实,心率信号特别 “娇弱”—— 它是人体血管收缩产生的 mV 级微弱电流(相当于一节干电池电压的千分之一),稍微有点干扰就会 “飘”:比如跑步时手环晃动、靠近手机,数据可能从 120 次 / 分钟跳到 150 次 / 分钟。而让这些脆弱信号变稳定的,正是 PCB 的三大 “神操作”。
 
首先,PCB 得把 “微弱信号放大” 而不引入噪声。就像用显微镜看细菌,不能让镜片本身有污渍,PCB 上的 “放大器” 也得够 “干净”。工程师会在 PCB 上选专门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比如 TI 的 OPA277),它产生的噪声比头发丝振动还小;同时,采集心率的线路会用 “最短路径” 设计 —— 从传感器到放大器的距离不超过 3 毫米,避免信号在路上 “衰减”。某品牌手环曾因线路太长,心率信号从 0.5mV 衰减到 0.3mV,放大后噪声占比飙升,优化 PCB 布线后,信号完整度提升 90%,数据偏差从 ±10 次 / 分钟缩到 ±2 次 / 分钟。
 
 
其次,PCB 要 “隔绝干扰”,比如运动时的晃动、手机的电磁信号。你可能注意到,手环背面的心率传感器周围总有一圈 “小黑边”,这其实是 PCB 上的 “接地隔离带”—— 用 1oz 厚的铜箔围成屏障,把运动传感器(产生振动信号)和心率采集线路隔开,间距至少 2 毫米,避免 “串话”。另外,PCB 上还会贴小小的磁珠(像米粒大小),它能过滤掉手机 2.4GHz 信号的干扰,就像给心率线路装了 “隔音棉”。实测显示,加了磁珠的 PCB,手机靠近时心率数据波动从 ±8 次 / 分钟降到 ±1 次 / 分钟。
 
 
最后,PCB 得 “稳定供电”。心率采集需要稳定的 3.3V 电压,哪怕 0.1V 的波动都可能让数据不准。PCB 上会用 “LDO 电源芯片”(比如 TI 的 LP5907)把电池电压稳定下来,还会并联两个大小不同的电容 ——22μF 的钽电容像 “大水库”,应对突发用电;0.1μF 的 MLCC 电容像 “小水杯”,过滤高频噪声。有了这套组合,哪怕手环在跑步时颠簸导致电池电压波动,供电端的电压偏差也能控制在 0.05V 以内,心率数据自然稳。
 
 
针对智能手环心率监测的精准需求,捷配推出专用 PCB 解决方案:采用低噪声元件布局,心率采集线路最短路径≤3mm;集成 2mm 宽接地隔离带 + 磁珠滤波,干扰抑制率≥90%;电源端配备 LDO + 双电容组合,电压波动≤0.05V。同时,捷配的 PCB 支持主流心率传感器(如 MAX30102、AD8232)兼容设计,通过 FCC 电磁兼容测试,确保运动、靠近手机时数据稳定。此外,捷配支持 1-4 层智能手环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心率数据精度测试报告,助力厂商做出让用户放心的心率监测手环。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642.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