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远程心电监测仪 PCB:如何兼顾低功耗与数据安全

远程心电监测仪 PCB:如何兼顾低功耗与数据安全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5 09:27:53 阅读: 36
    远程心电监测仪是慢病管理的 “随身医生”,需连续 7-14 天采集人体 mV 级心电信号(0.5-5mV),并通过 4G/NB-IoT 无线传输至云端(数据误差需≤±0.5%)。但普通 PCB 常因设计缺陷导致监测失效:某社区医院的监测仪,因 PCB 信号放大电路噪声过大,心电波形出现 “工频纹波”(50Hz),医生无法识别心肌缺血波形;某患者的设备因功耗过高(休眠电流 10mA),500mAh 电池仅 3 天就耗尽,被迫中断监测;更严重的是,某品牌监测仪因 PCB 未集成数据加密模块,患者心率、病史等隐私数据被泄露,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
 
要实现 “精准采集 + 长效续航 + 安全传输”,远程心电监测仪 PCB 需突破三大技术瓶颈:首先是mV 级信号的低噪声采集。微弱心电信号易受电路噪声与电磁干扰影响:选用超低噪声仪用放大器(ADI AD620,输入噪声电压≤0.28μV/√Hz),将 0.5mV 心电信号放大 1000 倍至 5V,放大后噪声电压≤3mV;电源端采用 “LDO + 多级滤波”,先用 TI LP5907 LDO(纹波≤15mV)稳压,再并联 10μF 钽电容 + 0.1μF MLCC 电容(X7R 材质),最终电源纹波≤5mV,阻断工频噪声传导;采集线路采用 “屏蔽双绞线”(线距 0.1mm,外侧覆盖 1oz 接地铜箔),与电源线路间距≥5mm,干扰抑制率提升 90%。某社区医院通过优化,心电波形纹波消除,医生诊断准确率从 85% 提升至 99.5%。
 
 
其次是14 天续航的低功耗优化。设备需依靠内置电池长期运行,需将日均功耗控制在 0.03mAh 以内:选用超低功耗 MCU(STM32L0 系列,静态电流 0.2μA),替代传统 MCU(静态电流 10μA),待机功耗降低 98%;设计 “深度休眠 - 唤醒” 双模:每 30 秒唤醒一次(采集 1 秒心电信号,功耗 50mW),其余时间关闭大部分外设,仅保留实时时钟(功耗≤0.5μA);无线传输模块用 NB-IoT 芯片(华为海思 HiLink,休眠电流 0.5μA),每天传输 1 次汇总数据(耗时 10 秒,功耗 80mW),无线部分日均功耗仅 0.002mAh。某患者的设备通过优化,电池续航从 3 天延长至 14 天,无需频繁充电。
 
 
最后是隐私数据的硬件加密。医疗数据需符合 “端到端加密” 要求:在 PCB 上集成 AES-256 加密芯片(STM32L4+SE 050,符合 ISO 7816 标准),心电数据采集后先通过硬件加密,再传输至云端,防止中途泄露;加密芯片与 MCU 的连接线路采用 “单点接地”,避免接地回路电流引入干扰;PCB 接地铜箔宽度≥2mm(2oz 厚度),接地电阻≤30mΩ,确保加密模块稳定运行。某品牌监测仪通过加密优化,数据传输安全性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无泄露风险。
针对远程心电监测仪 PCB 的 “低噪声、长续航、高安全” 需求,捷配推出医用级解决方案:低噪声采集用 ADI AD620 放大器 + 屏蔽双绞线,信号误差≤±0.5%;低功耗含 STM32L0 MCU+NB-IoT 模块,日均功耗≤0.03mAh,续航≥14 天;数据安全集成 AES-256 加密芯片,符合隐私保护法规。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ISO 10993-10 生物相容性测试、YY 0505 EMC 认证,适配家用 / 社区远程监测场景。此外,捷配支持 1-4 层医用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信号精度与功耗测试报告,助力医疗设备厂商研发可靠的慢病管理设备。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682.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