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家用血糖监测仪 PCB:让健康管理更普及

家用血糖监测仪 PCB:让健康管理更普及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5 09:35:18 阅读: 103
    家用血糖监测仪是糖尿病患者的 “日常健康助手”,需通过微量血样(0.5μL)检测血糖浓度(范围 3.9-22.2mmol/L),检测误差需≤±5%,同时需控制成本(整机成本≤200 元),方便患者长期使用。但普通 PCB 常因设计缺陷影响实用性:某品牌监测仪因 PCB 信号放大电路精度不足,检测误差超 ±10%,患者误判血糖水平;某产品因 PCB 工艺复杂(采用 HDI + 进口基材),成本超 300 元,超出患者承受能力;更常见的是,某监测仪因 PCB 防污染设计缺失,血样残留导致下次检测误差增大。
 
 
要实现 “精准检测 + 低成本 + 易用性”,家用血糖监测仪 PCB 需掌握三大设计平衡术:第一是微量血样的精准信号处理。血糖检测依赖酶促反应产生的 μA 级电流信号(0.1-10μA),需精准放大与转换:选用低失调电流仪用放大器(TI INA128,输入失调电流≤1nA),将 μA 级电流信号转换为 mV 级电压信号,再通过 16 位 ADC(ADI AD7799,精度 ±0.01%)转换为数字信号,检测误差≤±4.5%;在反应电极与放大器之间设计 “恒电位电路”(通过 REF3030 基准电压源提供 2.5V 稳定电位),抵消血样离子浓度变化导致的基线漂移;信号线路采用 “最短路径布线”(长度≤3cm),线宽 0.2mm,与电源线路间距≥3mm,减少干扰。某品牌监测仪通过优化,检测误差从 ±10% 降至 ±4.2%,符合 ISO 15197 标准。
 
 
第二是低成本的工艺与材料选择。家用设备需控制成本,同时保证性能:基材采用普通高 Tg FR-4(生益 S1141,成本比高频基材低 60%),仅信号放大区域局部采用罗杰斯 RO4350B(占板面积≤10%),兼顾信号精度与成本;采用 2 层 PCB 替代 4 层 HDI,通过 “正反面布局” 集成所有功能(反应电极接口、信号处理、蓝牙模块),层数成本降低 50%;元件选用国产替代型号(如国产 MCU、阻容元件),成本比进口低 25%,整体 PCB 成本控制在 35 元以内。某监测仪通过成本优化,整机成本从 300 元降至 180 元,患者接受度显著提升。
 
 
第三是防污染与易用性设计。家用场景需避免血样污染与操作复杂:PCB 反应电极区域采用 “镀金 + 钝化” 工艺(金层厚度≥1.5μm,钝化层 8nm),血样残留易擦拭,且耐腐蚀,100 次检测后电极阻抗变化≤5%;在 PCB 边缘设计 “导液槽”(宽度 1mm,深度 0.5mm),引导血样精准滴入反应区,避免操作失误;集成蓝牙低功耗模块(Nordic nRF52832,休眠电流 0.5μA),检测数据自动同步至手机 APP,无需手动记录,某患者反馈 “操作比以前简单多了,再也不用记纸质日志”。
 
 
针对家用血糖监测仪 PCB 的 “精准、低成本、易用” 需求,捷配推出家用医疗级解决方案:信号处理用 TI INA128 放大器 + 16 位 ADC,误差≤±5%;成本控制用普通 FR-4 + 局部高频基材 + 国产元件,PCB 成本≤35 元;防污染含镀金钝化电极 + 导液槽,支持蓝牙数据同步。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ISO 10993-5 细胞毒性测试、CE MDD 认证,适配家用血糖监测场景。此外,捷配支持 1-2 层家用医用 PCB 免费打样,24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成本优化方案,助力医疗设备厂商研发高性价比的慢病管理产品。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685.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