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电子血压计依赖电池供电,PCB功耗直接决定续航——行业数据显示,因PCB功耗过高(静态电流>100μA),60%的便携血压计续航不足7天,用户投诉率超30%。捷配医疗低功耗PCB团队联合TI电源管理实验室,研发出血压计PCB低功耗方案,将静态电流控制在15μA以内,续航从7天延长至21天。本文拆解血压计PCB功耗来源、低功耗设计准则及验证方法,助力企业提升产品续航能力。
血压计 PCB 功耗主要分为 “工作功耗” 与 “休眠功耗”,需符合IEC 60601-1 第 11 章(能效要求),关键技术要点如下:一是工作功耗,集中在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AD 芯片 —— 压力传感器工作电流约 5mA(如 Bosch BMP280),仪表放大器(INA3221)工作电流 1.2mA,AD 芯片(AD7799)工作电流 0.8mA,三者占工作总功耗的 80%;二是休眠功耗,血压计待机时(每天测量 1 次,其余时间休眠),PCB 需进入低功耗模式,静态电流需≤20μA,若静态电流超 100μA,2 节 AA 电池(2000mAh)续航会从 30 天缩短至 7 天。低功耗设计核心是 “分时供电 + 模块休眠”:工作时仅给当前需要的模块供电(如测量阶段给传感器、AD 供电),休眠时关闭所有非必要模块(仅保留 MCU 实时时钟),同时选用低功耗元器件,如低功耗 MCU(TI MSP430,休眠电流 0.1μA)、低功耗传感器(Bosch BMP280,休眠电流 0.1μA)。
- 功耗分析:用捷配功耗分析系统(JPE-PA-500)测量 PCB 各模块功耗 —— 工作模式下,传感器 5mA、放大器 1.2mA、AD 0.8mA、MCU 0.5mA;休眠模式下,MCU 实时时钟 0.1μA、电源管理芯片 1μA,确定优化重点;
- 分时供电设计:采用 TI TPS61230 电源管理芯片(效率 95%@10mA),设计 3 路独立供电通道 —— 通道 1(传感器)、通道 2(放大器 + AD)、通道 3(MCU),由 MCU(TI MSP430)控制各通道开关:测量时开启所有通道,休眠时仅保留通道 3;
- 元器件选型:① 传感器选用 Bosch BMP280(工作电流 5mA,休眠电流 0.1μA);② 放大器选用 TI INA3221(工作电流 1.2mA,关断电流 0.1μA);③ AD 芯片选用 ADI AD7799(工作电流 0.8mA,休眠电流 0.1μA);④ MCU 选用 TI MSP430FR5994(工作电流 1mA,休眠电流 0.1μA);
- 休眠模式优化:休眠时,MCU 发送关断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关闭通道 1、通道 2,仅保留通道 3(MCU 实时时钟);同时将 PCB 上所有 GPIO 口设为高阻态,避免漏电,静态电流用万用表(Keithley 2400)测试,需≤15μA;
- 电源效率优化:在电源入口添加 220μF 钽电容(AVX TAJB227K016RNJ),稳定输入电压;PCB 布线时,电源通道线宽≥0.3mm(铜厚 1oz),降低线损,电源效率需≥92%(10mA 负载时)。
- 静态电流测试:将 PCB 置于休眠模式,用 Keithley 2400 万用表测量静态电流,需≤15μA;
- 工作电流测试:测量阶段(持续 30s),用 JPE-PA-500 记录平均工作电流,需≤8mA;
- 续航模拟测试:用 2 节 AA 电池(2000mAh)供电,模拟每天测量 1 次(每次 30s),记录续航时间,目标≥21 天(7 倍于原 7 天续航);
- 低温功耗测试:在 - 10℃环境(捷配高低温箱 JPE-TH-300)测试静态电流,波动≤±3μA,确保低温下功耗稳定。
血压计 PCB 低功耗设计需以 “分时供电 + 低功耗元器件” 为核心,重点控制休眠静态电流。捷配可提供 “功耗分析 + 设计优化 + 续航验证” 一体化服务:JPE-PA-500 系统精准测量各模块功耗,工程师协助选型与电路设计,后期通过续航模拟测试验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