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设计是电子产品研发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可靠性与生产效率。作为专注于 PCB&PCBA 制造的服务平台,捷配结合多年技术沉淀,梳理出标准化的 PCB 设计流程与关键要点,助力工程师高效完成设计并保障落地可行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CB 设计的前期准备直接决定后续流程的顺畅度,核心包括元件库搭建与原理图设计两大环节。
-
元件库搭建需优先构建 PCB 元件库,再匹配原理图(SCH)元件库。PCB 元件库需严格依据器件规格书定义封装尺寸(如引脚间距、焊盘大小、器件高度),直接影响后期焊接与装配;SCH 元件库需明确管脚属性及与 PCB 封装的对应关系,避免逻辑错误。(注:不建议直接使用通用库,建议根据所选器件手册自主绘制,尤其注意隐藏管脚的定义,减少后期修改成本。)
-
原理图设计完成元件库后,需绘制清晰的原理图,确保电路逻辑正确、信号流向合理。原理图是后续 PCB 布局布线的依据,需标注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信号频率),为布局分区提供参考。
根据产品机械设计要求(如电路板尺寸、安装孔位置、接口布局),在设计环境中绘制 PCB 板框,明确以下关键要素:
- 固定结构:按要求放置螺丝孔、装配孔,定义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 3-5mm 内避免布线);
- 接口位置:将接插件、按键、开关等需外露的器件按装配要求定位,确保与外壳开孔匹配;
- 区域划分:预留布线区与非布线区(如边缘预留 5-10mm 作为工艺边),为后续布局布线规划空间。
布局是 PCB 设计的 “骨架”,需在导入网络表(通过设计软件生成并加载)后,按电气性能与装配需求合理摆放器件,核心原则如下:
-
分区布局按电路功能与干扰特性分区:数字电路区(易干扰且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抗干扰需求高)、功率驱动区(强干扰源)需物理隔离,减少信号串扰。
-
功能集中同一功能模块(如电源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的器件尽量紧凑布局,缩短连线长度;调整功能块相对位置,使模块间连线最简洁。
-
特殊器件处理
- 重型器件(如变压器、大电容)需靠近安装孔,保证固定强度;
- 发热器件(如功率管、电阻)与温度敏感元件(如传感器、晶振)保持 50mm 以上距离,必要时预留散热通道;
- I/O 驱动器件靠近板边接插件,缩短引出线;时钟源(晶振、钟振)靠近受时器件,减少时钟信号路径长度。
-
细节优化
- 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与地之间加去耦电容(高频场景用独石电容,空间紧张时可在多器件周围加钽电容);
- 继电器线圈两端需并联放电二极管(如 1N4148);
- 器件摆放需整齐有序(同类型器件方向一致),兼顾电气性能与装配便利性。
布线是 PCB 设计的关键步骤,需在 “布通” 基础上,兼顾电气性能与美观性,核心原则与工艺要求如下:
-
电源与地线优先电源线和地线需优先布线,宽度应满足载流需求(建议:地线>电源线>信号线;信号线 0.2-0.3mm,电源线 1.2-2.5mm)。数字电路可采用 “地网” 设计(宽地导线形成回路),模拟电路需避免地网,防止干扰。
-
敏感信号处理高频线、时钟线等敏感信号需短直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避免平行相邻,必要时加地线隔离;相邻层布线垂直交叉,减少寄生耦合;振荡器外壳接地,其下方及高速逻辑电路区域加大地面积,避免走其他信号线。
-
布线细节规范
- 采用 45° 折线布线(高要求场景用双弧线),避免 90° 折线,减少高频辐射;
- 信号线不形成环路(不可避免时需最小化环路面积),减少过孔使用;
- 关键信号线(如高速差分线)需短而粗,两侧加保护地;
- 扁平电缆传输敏感信号时,采用 “地线 - 信号 - 地线” 结构;
- 预留关键信号测试点,便于生产检测。
-
布线优化完成初步布线后,需从信号完整性(如阻抗匹配、时延)、散热(如大功率器件布线加粗)、可制造性(如避免细线条密集)等维度优化,必要时通过铺铜(Place->Polygon Plane)提升接地性能(模拟地与数字地需隔离)。
-
丝印设计丝印需清晰标注器件型号、位号,避免被器件、过孔或焊盘遮挡;底层丝印需做镜像处理,便于装配识别。
- 网络检查:对比 PCB 与原理图的网络连接,确保无错连、漏连;
- DRC 检查:通过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如线宽、间距、过孔尺寸),修正电气性能隐患;
- 结构检查:核对板框、安装孔、接口位置与机械设计的匹配性,避免装配干涉。
完成所有检查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输出 Gerber 文件提交制版。捷配建议在此环节与制造方提前沟通,确认设计参数(如最小线宽、过孔尺寸)与生产能力匹配,减少返工风险。
PCB 设计需兼顾性能、可靠性与可制造性,捷配通过 “数字化协同 + 专业服务” 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支持:
- 设计阶段:提供标准化封装库与设计规范参考,帮助工程师规避常见布局布线问题;
- 检测阶段:依托 AOI 自动光学检测、飞针测试等设备,在制版前协助验证设计可行性;
- 制造阶段:通过 “1+N” 协同制造模式,快速匹配生产能力,支持 24 小时加急打样,确保设计精准落地。
PCB 设计是技术与经验的结合,细致的流程管控与专业的制造支持,是产出高质量 PCB 的关键。捷配始终以 “让产业更高效” 为目标,为客户提供从设计优化到批量生产的一站式服务,助力电子产品快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