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可穿戴设备(如动态血压监测仪、老年健康手表)的用户多为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频繁充电(如 3 天充一次)不仅增加使用负担,还可能因忘记充电导致监测中断 —— 某社区的老年健康手表,因 PCB 功耗过高(整机功耗 150mW),500mAh 电池仅 2 天就耗尽,30% 老人因操作不便放弃使用;某动态血压监测仪因待机功耗超 50mW,即使关闭监测功能,电池也仅能存放 7 天,无法满足长期备用需求。此外,传统 PCB 的电源转换效率低(≤85%),进一步加剧续航焦虑,影响设备的临床实用性。
要实现 “续航延长至 14 天” 的目标,医疗可穿戴 PCB 需从 “超低功耗元件、电源管理优化、能量收集辅助” 三方面突破:首先是纳安级超低功耗元件选型。元件功耗是续航的核心影响因素:选用 “微安级” MCU(STM32L0 系列,静态电流 0.2μA),替代传统 MCU(静态电流 10μA),待机功耗降低 98%;生物传感器选用低功耗型号 —— 心率传感器用 Maxim MAX30102(工作电流≤50μA),血压传感器用 Aosong ABP215(工作电流≤80μA),单次采集功耗控制在 1mWh 以内;无线传输模块用 LoRa 芯片 SX1262(休眠电流≤0.5μA),每天传输 1 次数据(耗时 10 秒,功耗 50mW),无线部分日均功耗仅 0.0014mAh。某老年健康手表通过元件优化,整机功耗从 150mW 降至 30mW,500mAh 电池续航延长至 7 天。
其次是高效电源管理与动态功耗控制。电源转换效率与功耗模式直接影响续航:采用 “LDO+DC-DC” 混合供电架构 ——MCU 与传感器用 LDO(TI TPS799,效率≥90%,纹波≤10mV),保证供电稳定;无线模块用 DC-DC(TI TPS5430,效率≥95%),减少大电流损耗,整体电源转换效率提升至 92%;设计 “深度休眠 - 唤醒” 双模:监测时满负荷运行(功耗 30mW),空闲时进入深度休眠(仅保留实时时钟,功耗≤0.5μA),以动态血压监测仪为例,每 30 分钟唤醒一次(采集 30 秒),日均功耗可降至 0.02mAh,500mAh 电池续航达 14 天。某监测仪通过电源优化,待机功耗从 50mW 降至 0.8μA,存放时间延长至 30 天。
最后是能量收集的辅助续航设计。利用人体运动或体温补充电能:在 PCB 边缘集成微型压电发电模块(厚度 0.5mm,发电功率 10μW),通过手臂摆动产生电能,每天可补充 0.5mAh 电量,续航延长 10%;PCB 局部采用 “热电发电片”(尺寸 10mm×10mm,温差 5℃时发电功率 5μW),利用皮肤与环境的温差发电,进一步补充电量。某运动型心率手环通过能量收集,续航从 7 天延长至 8.5 天,减少充电频次。
针对医疗可穿戴 PCB 的 “长续航、低功耗” 需求,捷配推出低功耗解决方案:元件选用 STM32L0 MCU+SX1262 LoRa 模块,静态电流≤0.5μA;电源管理含 LDO+DC-DC 混合架构,效率≥92%;支持压电 / 热电能量收集,日均补充 0.5mAh。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IEC 60068-2-32 低功耗测试、电池续航模拟测试,适配血压、心率监测场景。此外,捷配支持 1-4 层低功耗可穿戴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功耗与续航测试报告,助力医疗设备厂商研发长续航的可穿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