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毫米波 PCB从基材选择到天线一体化的设计革新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0 09:28:38
阅读: 11
5G 毫米波(26GHz、28GHz、39GHz)是实现 10Gbps 超高速率的关键频段,但其信号衰减比 Sub-6G 更严重 ——26GHz 信号在普通 FR-4 PCB 上传输 5 米衰减超 15dB,且易受干扰,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同时,毫米波天线需与 PCB 紧密集成,传统 “天线 + 馈线” 设计会增加额外损耗,导致传输速率下降 30%。要突破 5G 毫米波的技术瓶颈,PCB 需从特种基材、天线一体化、信号放大集成三方面革新,实现 “低损耗传输、高增益覆盖、高速率连接”。

特种基材是毫米波 PCB 低损耗的前提。毫米波频段对基材的介质损耗要求极致,需选用超低损耗基材:罗杰斯 RO4835HT 是首选,其介质损耗角正切 tanδ≤0.003@20GHz,介电常数 εr=3.48±0.05,26GHz 信号传输 5 米衰减可控制在 8dB 以内,比普通 FR-4(衰减 15dB)降低 46.7%;若需更高性能,可选用罗杰斯 RO4003C(tanδ≤0.0027@10GHz),28GHz 传输 5 米衰减≤7dB,但成本较高,适合高端毫米波 CPE、雷达场景。此外,基材的均匀性需严格控制 —— 毫米波信号波长极短(26GHz 波长约 11.5mm),基材厚度偏差超 0.02mm 即会导致信号相位偏移,需采用高精度压合工艺,基材厚度公差≤±0.01mm。某毫米波 CPE 采用 RO4835HT 基材后,26GHz 传输速率从 5Gbps 提升至 10Gbps,达到设计目标。
天线 PCB 一体化减少馈线损耗。传统毫米波设计中,天线与 PCB 通过馈线连接,馈线损耗占总损耗的 40%;而天线一体化设计将天线直接蚀刻在 PCB 表面,馈线长度缩短至 1cm 以内,损耗降低 60%:天线采用 “微带贴片阵列” 设计,在 PCB 表层蚀刻 16×16 阵列的贴片(每个贴片尺寸 1.1mm×1.1mm,间距 2.2mm),增益可达 18dBi,比传统外置天线提升 5dBi;天线区域的 PCB 层叠采用 “信号层 - 接地层” 结构,接地层铜箔覆盖率≥95%,减少天线信号向 PCB 内部的辐射损耗;天线与射频芯片之间的馈线采用 50Ω 阻抗匹配,线宽 0.18mm,线距 0.12mm,反射系数≤-20dB,进一步降低反射损耗。某毫米波基站通过天线一体化设计,覆盖距离从 300 米延长至 500 米,信号覆盖面积提升 178%。
信号放大电路集成提升接收灵敏度。毫米波信号衰减快,需在 PCB 上集成低噪声放大器(LNA)与功率放大器(PA),增强信号强度:LNA 选用 ADI ADL5545(噪声系数 NF≤0.5dB,增益 20dB),靠近天线布置,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接收灵敏度提升 8dB;PA 选用 Qorvo QPA9980(输出功率 28dBm,效率≥45%),放大发射信号,补偿传输衰减;放大电路的电源线路串联磁珠(阻抗 1kΩ@100MHz),并联 0.1μF MLCC 电容,滤除电源噪声,避免干扰放大信号。某毫米波手机通过信号放大集成,在 28GHz 频段的通话距离从 100 米延长至 200 米,语音通话无中断。
针对 5G 毫米波 PCB 的技术需求,捷配推出毫米波专项解决方案:基材提供罗杰斯 RO4835HT/RO4003C,tanδ≤0.003@20GHz,26GHz 传输 5 米衰减≤8dB;支持天线 PCB 一体化设计,16×16 微带贴片阵列,增益≥18dBi,馈线损耗降低 60%;集成 LNA/PA 电路布局,电源滤波配套磁珠与电容,接收灵敏度提升 8dB。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3GPP 毫米波兼容性测试,28GHz 传输速率≥10Gbps。此外,捷配支持 1-6 层毫米波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天线增益与信号衰减测试报告,助力通信厂商突破 5G 毫米波的应用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