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终端(如智能手机、CPE、AR 眼镜)的空间限制严苛 —— 手机 5G PCB 需在 80mm×50mm 的区域内集成 Sub-6G、毫米波、Wi-Fi 6、蓝牙 5.3 等多模块,普通 PCB 若采用传统工艺,需 4 层板才能容纳,尺寸超 100mm×60mm,无法适配超薄机身;而 CPE 的 5G PCB 需同时支持多卡槽、以太网接口,小型化难度更大。要实现 5G 终端 PCB 的 “小体积、多功能”,需依赖 HDI 工艺、元件微型化、多频段布局优化三大技术突破,在有限空间内集成全功能,同时保障信号传输性能。
HDI 工艺是 5G 终端 PCB 小型化的核心支撑。2 阶 HDI 工艺通过盲孔(连接表层与内层)、埋孔(连接内层与内层)减少过孔占用空间,比传统通孔 PCB 布局密度提升 60%:以手机 5G PCB 为例,采用 2 阶 HDI 后,盲孔孔径可缩小至 0.08mm,埋孔孔径 0.1mm,过孔占用面积从传统的 20% 降至 8%;同时,HDI 支持 “内层布线 + 立体互联”,将电源线路、接地线路布置在内层,表层仅保留射频与信号线路,平面空间利用率提升至 90%。某品牌 5G 手机通过 2 阶 HDI 工艺,PCB 尺寸从 100mm×60mm 缩小至 80mm×50mm,成功适配 7.9mm 超薄机身,且未缩减任何功能模块。
元件微型化进一步压缩 PCB 空间。5G 终端 PCB 需选用超小型元件:阻容元件采用 01005 封装(0.4mm×0.2mm),比传统 0402 封装(1mm×0.5mm)占用面积减少 70%;射频芯片采用 WLCSP 封装(如高通 SDX55,封装 5mm×5mm),比 QFN 封装体积缩小 40%;电源管理芯片采用叠层封装(PoP),将 MCU 与内存堆叠集成,垂直空间利用率提升 50%。元件焊接需配合激光焊接工艺,焊盘精度控制在 ±0.01mm,确保 01005 元件焊接良率≥99.8%。某 5G CPE 通过元件微型化,PCB 上集成了 2 个 5G 卡槽、1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尺寸仍控制在 120mm×80mm,比传统设计缩小 30%。
多频段布局优化保障信号兼容。5G 终端需支持 2.4G(Wi-Fi)、3.5G(Sub-6G)、26G(毫米波)多频段,频段间易串扰,需通过布局隔离:将 PCB 划分为 “Sub-6G 区”(靠近主天线)、“毫米波区”(靠近顶部小天线)、“Wi-Fi / 蓝牙区”(靠近侧边天线),区域间用 “接地隔离带”(宽度≥2mm,1oz 铜箔)分隔,多频段串扰噪声从 25mV 降至 8mV 以下;每个频段的射频线路独立布线,阻抗严格匹配(Sub-6G 50Ω,毫米波 50Ω,Wi-Fi 50Ω),并串联专用滤波器(如 SAW 滤波器),进一步抑制频段间干扰。某 5G AR 眼镜通过多频段优化,在狭小 PCB 空间内实现 5G+Wi-Fi 6 同时连接,信号切换流畅,无卡顿现象。
针对 5G 终端 PCB 的小型化集成需求,捷配推出终端专项解决方案:工艺支持 2 阶 HDI(盲孔 0.08mm,埋孔 0.1mm),布局密度比传统 PCB 提升 60%;元件适配 01005 超小型封装、WLCSP/PoP 芯片,焊接良率≥99.8%;多频段布局提供 2mm 接地隔离带 + 专用滤波器适配,串扰≤8mV,支持 Sub-6G / 毫米波 / Wi-Fi 6 多频段同时工作。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FCC/CE 电磁兼容测试,多频段信号传输速率达标。此外,捷配支持 1-6 层 5G 终端 PCB 免费打样,24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尺寸优化方案,助力终端厂商研发超薄、多功能的 5G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