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汽车微控制器PCB的高温高湿与振动可靠性指南

汽车微控制器PCB的高温高湿与振动可靠性指南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21 09:50:52 阅读: 60
    汽车微控制器的工作环境远超消费电子 —— 发动机舱温度可达 150℃,雨季车身湿度≥85%,行驶中底盘振动频率 10-2000Hz,若 PCB 缺乏针对性设计,易出现 “高温板材脆化、潮湿短路、振动脱焊” 等故障,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微控制器 PCB 需围绕 “耐高温、抗潮湿、耐振动” 构建可靠性体系,选择具备极端工况适配能力的高品质 PCB 制造企业,是保障车载 MCU 长期稳定的关键。

一、汽车微控制器 PCB 的三大可靠性设计方向

1. 高温耐受性设计:抵御极端温度

针对发动机舱、排气管附近的高温环境,PCB 需从基材、阻焊层、焊接三方面强化:
  • 耐高温基材选型:选用车规级高 TG 耐高温基材(TG≥220℃,如松下 R-1766),其热分解温度≥350℃,经 150℃高温老化 1000 小时后,板材弯曲强度衰减率≤10%,避免高温下变形;
  • 阻焊层工艺升级:采用车规级耐高温阻焊油墨(如太阳 SF-8900),耐温达 280℃/10s,经 150℃高温循环 1000 次后,阻焊层无脱落、无变色,绝缘电阻≥1000MΩ;
  • 高温焊接保障:使用无铅高温锡膏(熔点 217℃),替代中温锡膏(熔点 183℃),MCU 引脚(如 BGA 封装)焊点经 150℃高温存储后,空洞率≤3%(通过 X-RAY 检测),避免焊点软化脱落。

2. 抗潮湿设计:应对高湿环境

车身底盘、车门等区域易积累潮气,PCB 需通过表面防护与结构设计防潮:
  • 表面防潮处理:采用沉金 + 三防漆复合防护,沉金层厚度≥2um(致密性高,隔绝水汽),关键区域(如 MCU 芯片、连接器)喷涂丙烯酸酯三防漆(厚度≥50um),防潮等级达 IPX4,经 85℃/85% RH 高温高湿测试 1000 小时后,无短路故障;
  • 内层防潮工艺:多层板层间采用 “半固化片全填充” 工艺,填充率≥98%,防止潮气从层间缝隙渗入;过孔采用 “电镀 + 树脂塞孔” 双重封闭,孔内铜层全覆盖,避免水汽从过孔进入内层;
  • 边缘密封设计:PCB 边缘采用环氧树脂密封(宽度≥1mm),填补基材与阻焊层的缝隙,防止潮气从边缘侵蚀,经 50 次冷热冲击(-40℃~85℃)后,边缘无开裂。

3. 耐振动设计:适配车身颠簸

汽车行驶中的振动(如砂石路颠簸、急加速减速)会持续冲击 PCB,需强化结构强度:
  • 铜箔附着力强化:选用高延展性铜箔(延伸率≥18%),电镀时采用 “半光亮镍打底” 工艺,铜箔与基材的剥离强度≥1.8N/mm,经 2000Hz 高频振动测试(加速度 30g)后,铜箔无脱落;
  • 易损区域补强:MCU 连接器、传感器接口等易受力区域,增加钢片补强(厚度 0.3mm)或 FR4 补强板,补强区域与 PCB 结合力≥2.0N/mm,避免振动导致的 PCB 局部变形;
  • 元件固定优化:贴片元件(如电容、电阻)采用 “点胶固定” 工艺,胶层厚度 0.1mm-0.2mm,覆盖元件底部与 PCB 间隙,防止振动导致元件偏移(偏移量≤0.1mm)。

 

二、捷配的汽车微控制器 PCB 可靠性解决方案

捷配针对车载严苛工况,打造 “高温 - 潮湿 - 振动” 一体化可靠性工艺,成为客户信赖的汽车微控制器 PCB 厂家可靠的 PCB 供应商

1. 高温与潮湿防护工艺

捷配严选车规级耐高温基材与阻焊油墨,沉金工艺采用全自动电镀线(金层均匀性偏差≤±0.2um);三防漆喷涂采用德国瓦格纳尔自动化喷涂机,精准控制喷涂区域与厚度;同时通过 150℃高温老化测试(1000 小时)、85℃/85% RH 高温高湿测试(1000 小时),验证 PCB 在极端温湿环境下的可靠性。

2. 耐振动结构强化

捷配在安徽广德基地部署振动测试设备,针对汽车微控制器 PCB 开展:
  • 高频振动测试(10-2000Hz,30g,2 小时);
  • 随机振动测试(符合 ISO 16750-3 标准);
  • 冲击测试(50g,11ms);
     
    测试后通过飞针测试机检测电气性能,确保无线路断裂、元件脱落,同时采用剥离强度测试仪(LC-BLO1)检测铜箔附着力,确保≥1.8N/mm。

3. 全工况加速验证

捷配配备 MU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温度冲击试验机,开展汽车微控制器 PCB 全工况加速测试:
  • 温度循环测试(-40℃~150℃,1000 次循环);
  • 温湿循环测试(-40℃~85℃,85% RH,500 次循环);
  • 综合环境测试(高温 + 振动 + 潮湿叠加);
     
    测试数据生成车规级报告,完全适配汽车 15 年 / 20 万公里的使用寿命需求。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810.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