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的 “极致轻薄” 趋势(机身厚度≤10mm,重量≤50g),对 PCB 提出 “毫米级空间集成” 需求 —— 需在 15mm×30mm 的面积内,同时容纳 MCU、心率传感器、无线充电、OLED 驱动等 8 个以上模块,传统多层板工艺已无法满足。此时,HDI(高密度互联)与 FPC(柔性电路板)的结合,成为智能手表 PCB 微型化的核心路径。选择具备 HDI+FPC 整合能力的智能手表 PCB 厂家,是实现穿戴设备 “小而全” 功能的关键。
HDI 工艺通过 “盲孔(表层 - 内层)、埋孔(内层 - 内层)” 替代传统通孔,核心突破点包括:
- 叠孔设计:采用 “表层 - 内层 2 - 内层 4” 二阶叠孔结构,在 15mm×30mm PCB 上实现无线充电线圈与 OLED 驱动的分层互联,PCB 面积比传统多层板缩减 55%;盲孔最小直径 0.08mm,埋孔直径 0.12mm,通过维嘉 6 轴激光钻孔机加工,孔位偏差≤0.005mm;
- 激光直接成像(LDI):使用芯碁 LDI 曝光机(5080dpi 分辨率),实现 0.04mm/0.04mm 线宽线距,比传统曝光工艺精度提升 2 倍,适配 008004 超微型元件(0.2mm×0.1mm)贴装;
- 层间对位:采用文斌科技自动压合机,层间对位精度 ±3 微米,确保盲埋孔导通率 100%,避免层间信号断点导致的功能失效。
智能手表的柔性需求(如折叠表盘、可弯曲表带),需通过 FPC 与刚性 HDI 的结合实现:
- 软硬结合结构:表盘核心区用 4 层 HDI 刚性板(集成 MCU / 射频),表带连接区用 2 层 FPC 软板(聚酰亚胺基材),通过 “刚性板 - FPC - 刚性板” 一体化压合,弯折寿命≥10 万次,远超行业 5 万次标准;
- 柔性线路优化:FPC 区域采用 “铜箔加厚 + 覆盖膜保护” 工艺,铜厚 0.5oz,覆盖膜厚度 25um,增强弯折处抗撕裂能力,避免线路断裂;
- 焊点防护:软硬结合处的焊点采用 “三防漆喷涂 + 钢片补强”,三防漆厚度≥30um,防止汗液腐蚀焊点,确保长期可靠性。
智能手表 PCB 的微型化需匹配超小元件贴装,核心工艺包括:
- 高精度贴装:使用西门子高速贴片机(贴装精度 ±20 微米),支持 008004 元件(0.2mm×0.1mm)与 BGA(引脚间距 0.3mm)同步贴装,贴装良率≥99.95%;
- 锡膏控制:采用 GKG-G5 自动印刷机,锡膏印刷厚度控制在 0.08mm±0.01mm,通过思泰克 SPI 锡膏检测机实时监测,避免少锡导致虚焊、多锡导致短路;
- 视觉定位:贴装阶段采用 3D 视觉定位系统,对微型元件进行精准对位,偏差≤0.01mm,确保元件与细线路精准连接。
捷配作为高品质 PCB 制造代表,通过 “HDI 工艺整合 + FPC 技术突破 + 精密贴装”,成为智能手表微型化的可靠伙伴:
捷配在广东深圳基地部署智能手表 PCB 专属生产线,配备:
- 维嘉 6 轴激光钻孔机(最小钻孔 0.08mm)、芯碁 LDI 曝光机(5080dpi),实现二阶 HDI 稳定量产;
- 全自动软硬结合压合机,可完成 “刚性板 - FPC” 一体化制造,结合处剥离强度≥1.5N/mm;
可实现 15mm×30mm 微型 PCB 的批量生产,良率稳定在 99.5% 以上,满足智能手表的空间需求。
捷配针对智能手表 PCB 的微型元件贴装,建立 “印刷 - 贴装 - 检测” 全流程管控:
- SPI 检测锡膏印刷质量,AOI 检测元件贴装偏移,X-RAY 检测 BGA 焊点空洞(空洞率≤3%);
- 定制微型元件贴装程序,针对 008004 电阻优化吸嘴尺寸(0.15mm),避免元件脱落;
批量贴装良率≥99.9%,彻底解决微型元件的焊接难题。
捷配拥有 “穿戴设备 PCB 设计团队”,可提供:
- 布局优化:根据客户 BOM 清单,优化模块布局,例如将心率传感器与 MCU 近距离布置,缩短信号路径,减少干扰;
- 工艺验证:打样阶段提供 PCB 截面切片分析,验证盲埋孔导通性与软硬结合处质量;
- 成本平衡:针对中小批量订单,推荐 “局部二阶 HDI+FPC” 混合工艺,比全二阶 HDI 成本降低 25%,同时满足微型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