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设计常见焊膏应用缺陷故障排除

常见焊膏应用缺陷故障排除

来源: 时间: 2025/06/28 10:00:00 阅读: 251

焊膏应用是 SMT 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其中组件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 (PCB) 的表面上。浆料是微小焊料颗粒和助焊剂的混合物,充当粘合剂和导电材料,在回流焊过程中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然而,即使是应用中的微小错误也可能导致缺陷,从而损害最终产品的功能性和可靠性。通过了解和解决焊料桥接或模板堵塞等问题,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返工、降低成本并确保高质量的组件。

回流焊前在 PCB 上涂上焊膏。

 

常见的锡膏应用缺陷及其原因

让我们分解最常见的焊膏应用缺陷、它们的根本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组装过程。每个缺陷通常都可以追溯到特定变量,如模板设计、色浆特性或设备设置。

1. 焊料桥接:焊盘之间不需要的连接

当过多的焊膏在两个或多个相邻焊盘或引线之间产生意外连接,从而导致短路时,就会发生焊料桥接。这种缺陷在焊盘间距很近的细间距元件中尤为常见,有时相距仅 0.4 毫米。

原因:

  • 由于钢网孔径过大,焊膏量过大。

  • 模板对齐不良,导致浆料扩散到预期区域之外。

  • PCB 设计中焊盘之间的分离不充分。

  • 高湿度或浆料储存不当会导致粘度增加和流量控制不良。

冲击:焊料桥接会导致电气短路,从而导致电路故障或性能不可靠。在高密度设计中,检测和修复桥梁可能既耗时又昂贵。

回流焊后 PCB 焊盘上的焊料桥接缺陷。

2. 焊球:未连接的焊料小球

焊球是在回流过程中在 PCB 表面或周围形成的微小球形焊珠。它们通常表现为孤立的缺陷,不连接到任何焊盘或元件引线。

原因:

  • 焊膏或 PCB 中的水分过多,导致回流焊时飞溅。

  • 钢网印刷压力不一致,导致锡膏沉积不均匀。

  • 回流焊曲线不当,温度快速变化,导致浆料飞溅。

  • 回流焊前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焊料颗粒氧化。

冲击:如果焊球在运行过程中移动,它们可能会产生意外的电气连接,从而造成短路或间歇性故障的风险,尤其是在汽车或医疗设备等高可靠性应用中。

3. 焊料不足:接头薄弱或缺失

当没有涂抹足够的焊膏在元件引线和焊盘之间形成适当的接头时,就会发生焊料不足。这通常会导致连接较弱或不完整。

原因:

  • 钢网孔径过小,限制了沉积的锡膏量。

  • 磨损或损坏的模板无法有效转移浆料。

  • 印刷过程中刮刀压力或角度不正确,导致浆料释放不完全。

  • 由于保质期过长或储存不当导致焊膏降解。

冲击:薄弱的焊点会导致应力或热循环下的机械故障,从而导致组件脱落或电路故障。例如,只有所需焊料量 50% 的接头可能在几次热循环后就会开裂。

焊锡缺陷不足导致 PCB 接头薄弱。

4. 锡膏坍落度:印刷后变形

锡膏坍落是指印刷后锡膏沉积物的扩散或塌陷,通常会导致形状模糊或合并,偏离预期的模板图案。

原因:

  • 由于印刷环境中的高温或高湿,锡膏的粘度较低。

  • 通过超大孔径或高刮刀压力施加过多的浆料量。

  • 打印后延迟回流,使色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和扩散。

  • 钢网与板接触不良,导致色浆释放不均匀。

冲击:坍塌会导致焊料桥接或关键区域的焊料不足,因为在回流过程中,焊膏可能无法保持在原位以形成适当的接头。

5. 错位:浆料或组件错位

当焊膏没有准确地沉积在焊盘上,或者当元件在贴装或回流过程中移动,导致连接不良时,就会发生错位。

原因:

  • 印刷过程中模板与 PCB 对齐不准确。

  • 元件放置过程中的振动或移动,尤其是使用高速拾取和放置机器时。

  • PCB 平整度不一致或翘曲,影响与模板的接触。

  • 不正确的回流焊曲线导致组件因加热不均匀而移动。

冲击:未对准的浆料或组件会导致开路或接头薄弱,需要手动返工。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板无法使用。


6. 钢网堵塞:堵塞的孔洞阻止了浆料转移

当焊膏或碎屑堵塞钢网的孔时,就会发生钢网堵塞,从而阻止锡膏在 PCB 上正确沉积。

原因:

  • 印刷之间网版清洁不充分,导致浆料残留物变硬。

  • 使用粒径不一致的劣质或降解的焊膏。

  • 容易堵塞的小孔径尺寸(例如,低于 0.2 mm),尤其是在细间距设计中。

  • 糊状物储存不当,导致干燥或结块。

冲击:堵塞的钢网会导致焊膏沉积不完整或缺失,从而导致焊料不足,回流后可能会出现开路。

 

排除焊膏缺陷故障的实用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常见缺陷及其原因,让我们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来排查和预防这些问题。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您的 SMT 工艺良率。

解决焊料桥接问题

  • 优化模板设计:确保孔径尺寸适合焊盘尺寸,通常将细间距元件的面积减少 10-20% 以控制焊膏体积。

  • 提高对齐度:使用视觉系统或基准标记将模板与 PCB 精确对齐。

  • 控制环境:保持湿度低于 60% 且温度在 20-25°C 之间的打印环境,以防止浆料变得过于流动。

  • 调整回流焊曲线:确保温度逐渐升高(每秒 1-3°C),以避免加热过程中糊状物扩散。

防止焊球

  • 妥善存放材料:将焊膏冷藏在 2-10°C 下,并在使用前使其达到室温,以避免水分凝结。

  • 使用正确的回流焊曲线:避免温度快速飙升;目标是在 120-150°C 的预热阶段持续 60-90 秒,以缓慢蒸发水分。

  • 检查打印参数:保持一致的刮刀压力(300 毫米刀片通常为 8-12 kg),以确保浆料均匀沉积。

  • 检查 PCB 状况:在烘烤后 24 小时内使用木板,以尽量减少水分吸收。

解决焊料不足的问题

  • 验证模板孔径:检查模板是否磨损或损坏;孔径应与焊盘尺寸相匹配,公差为 ±5%。

  • 优化打印设置:调整刮刀压力和速度(例如,20-40 mm/s)以确保焊膏完全转移。

  • 使用新鲜糊状物:监控焊膏的有效期,避免使用制造时间超过 6 个月的材料,即使储存正确。

  • 检查设备:定期校准印刷机以保持一致的性能。

“用于 PCB 上焊膏应用的模板印刷设置。

修复焊膏坍落

  • Control Paste 属性:使用具有适当粘度的糊状物(3 型糊状物通常为 800-1000 kcps),并在推荐的条件下储存。

  • 最小化延迟:打印后 1-2 小时内进行回流焊,以防止浆料沉淀。

  • 调整打印环境:将环境温度保持在 25°C 以下,避免高湿度,以保持浆料的完整性。

  • 检查模板触点:确保使用适当的夹具或支撑引脚将模板与 PCB 齐平。

校正错位

  • 增强对中系统:使用自动光学检测 (AOI) 或摄像系统来验证模板和组件放置的准确性。

  • 稳定设备:通过将拾取和放置机器固定在稳定的表面上并执行定期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拾取和放置机器的振动。

  • 解决 PCB 翘曲问题:将 PCB 平放并在打印过程中使用真空或边缘支撑以保持平整度。

  • 优化 Reflow:使用平衡的回流焊曲线和均匀加热,以防止元件移位。

消除钢网堵塞

  • 定期清洁:每 5-10 次打印后,使用异丙醇或专用钢网清洁剂清洁钢网,以去除残留物。

  • 使用优质粘贴:选择粒度分布一致的焊膏(例如,用于细间距应用的 3 型或 4 型焊膏)。

  • 优化光圈设计:对于小孔径,请考虑在刮刀侧具有较宽开口的锥形设计,以促进糊状物的释放。

  • 监控存储:避免将糊状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用后立即重新密封容器。

 

一致焊膏应用的最佳实践

除了对特定缺陷进行故障排除外,采用最佳实践还可以从一开始就防止问题的出现。以下是确保结果一致的关键策略:

  • 投资焊膏检测 (SPI):使用 SPI 系统测量印刷后的色浆体积和对齐情况。例如,标准应用的焊膏高度为 100-150 微米,以确保足够的焊料量。

  • 维护设备:定期维修打印机和回流焊炉,以避免导致缺陷的机械问题。

  • 列车运营商:确保员工接受正确焊膏处理、钢网设置和设备作方面的培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错误。

  • 文档流程:保留打印参数、回流曲线和缺陷率的详细记录,以确定图案和需要改进的区域。

焊膏检测系统检查 PCB 是否有缺陷。

 

掌握完美 PCB 的焊膏应用

解决常见的焊膏应用缺陷,如焊料桥接、焊球、焊料不足、焊膏坍落度、错位和模板堵塞,对于实现高质量的 PCB 组件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实施本指南中概述的实用解决方案,您可以显著减少缺陷、提高产量并确保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能。在捷配,我们致力于通过资源和专业知识来支持您的制造之旅,以应对此类挑战。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对细节的关注,完美的焊膏应用触手可及。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3105.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医疗可穿戴 PCB 新能源汽车高压继电器 PCB 继电器 PCB 集成化设计 汽车继电器 PCB 的 EMC 方案 汽车继电器 PCB 的抗振动设计 汽车继电器 PCB PCB 钻孔常见缺陷与解决方案 PCB 激光钻孔工艺参数优化 PCB 机械钻孔工艺参数优化 PCB 激光钻孔与机械钻孔工艺对比 PCB 激光钻孔与机械钻孔 激光直接成像(LDI)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 激光直接成像(LDI) 商用车 ECU PCB ADAS 域 ECU PCB 车身控制 ECU(BCM)PCB ECU PCB 发动机 ECU PCB 电机驱动 PCB 集成化设计 电车电机 PCB 电车驱动电机 PCB PCB资讯 物联网低功耗微控制器 PCB 汽车电子微控制器 PCB 微控制器PCB 工业控制微控制器 PCB 柔性PCB设计的DFM DFM 策略 PCB生产中的可制造性设计 (DFM) 可制造性设计 (DFM) 指南 PCB 设计 (DFM) PCB 金手指应用场景 PCB 金手指生产工艺 PCB 金手指 PCB 组装应用场景 PCB组装的质量检测与缺陷解决 PCB 组装THT SMT 工艺详解 PCB 组装 低压微型电机驱动器 PCB 步进电机驱动器 PCB 伺服电机驱动器PCB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PCB 工业高压电机驱动器PCB 多接口工业相机PCB 恶劣环境工业相机PCB 高速工业相机时序同步 PCB 高清工业相机图像传输 PCB 户外光伏逆变器热管理 PCB 消费电子热管理 PCB 工业高温设备热管理 PCB 工业大功率设备热管理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控制器PCB 多层 PCB 层压 多层 PCB层压核心材料 多层 PCB 层压工艺 波峰焊SMT设备维护与保养 波峰焊 SMT 波峰焊SMT 智能家电控制板 PCB 智能安防摄像头 PCB 智能家居网关PCB 智能开关面板PCB 智能家居中控屏 PCB PCB铝基板 PCB 铝基板热管理 PCB 铝基板 PCB铝基板热管理 混动车型电机驱动 PCB 整车电控单元(VCU)PCB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PCB 动力电池 BMS PCB 半导体行业 GPU PCB 电镀 PCB电镀缺陷 消费级运动传感器 PCB 环境监测传感器PCB 汽车压力传感器 PCB 医疗生物传感器 PCB 工业温湿度传感器 PCB PCB 焊桥的修复 消除 PCB 焊桥 设计端预防 PCB 焊桥 PCB 焊桥 DFM,SMT 设计 SMT 设计,元件封装与焊盘匹配 SMT 设计 SMT设计 导热垫应用: 导热垫的安装工艺 导热垫的选型方法 导热垫 工业传感器信号调理 PCB 工业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PCB 伺服驱动器 PCB PLC 主板 PCB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PCB 移动设备存储 PCB 汽车级存储 PCB 工业级存储 PCB 消费电子 SSD 存储 PCB 服务器 DDR5 内存 PCB PCB走线宽度 PCB 走线宽度的场景化 PCB 走线宽度 PCB 制造,嵌入式组件 嵌入式组件 PCB 制造中嵌入式组件 PCB制造中嵌入式组件 消费电子快充电源 PCB 储能逆变器电源 PCB 车载高压电源 PCB 医疗电源 PCB 工业开关电源PCB PCB 中集成组件的场景化应用 PCB 中集成组件的集成方式与选型策略 PCB 中集成组件的设计原则 PCB中集成组件 消费电子指纹传感器 PCB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PCB 汽车毫米波雷达传感器PCB 医疗心电传感器PCB 工业振动传感器PCB AI 训练加速卡 PCB AI 智能机器人 PCB AI机器视觉 PCB 边缘 AI 计算设备 PCB AI 服务器 PCB 高多层PCB叠层,场景化应用 高多层 PCB 叠层 高多层PCB叠层 空气质量监测 PCB,环境适应性设计 空气质量监测 PCB 空气质量监测PCB,硬件设计 空气质量监测PCB 可穿戴领域PCB,FR-4的工艺定制 可穿戴领域PCB 可穿戴领域PCB机械钻孔 氢燃料电池控制器PCB 风电变流器 PCB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PCB 储能系统BMS PCB 光伏逆变器PCB PCB热通孔,性能测试 PCB热通孔 电网调度通信网关PCB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PCB 变电站自动化装置PCB 智能电表 PCB PCB保险丝场景化应用 PCB故障排查 PCB保险丝,焊接与安装 PCB保险丝选型策略 PCB保险丝 PCB阻焊层 PCB 阻焊层,PCB性能 PCB阻焊层制造工艺 PCB阻焊层,PCB材料 PCB 阻焊层 PCB盲孔与埋孔技术 PCB盲孔与埋孔加工 PCB盲孔与埋孔 PCB盲孔埋孔加工 PCB盲孔,埋孔 车载中控PCB制造 车载安全系统 PCB 车载雷达PCB,捷配PCB 车载BMS PCB,汽车PCB制造 捷配,汽车PCB制造 Verilog EDA,PCB设计 EDA IC设计工具 PCB,EDA 捷配PCB,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捷配PCB 捷配PCB,新人培训 捷配PCB,数字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