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中铜厚度初学者指南
了解铜厚度(以密耳或盎司每平方英尺 (oz/ft2) 为单位)对于设计能够处理适量电流并可靠运行的电路板至关重要。在这本适合初学者的指南中,我们将分解 PCB 铜厚度的解释,深入研究 PCB 设计中的密耳,为业余爱好者探索铜重量,涵盖 PCB 铜基础知识,并帮助了解 PCB 层。让我们开始掌握 PCB 设计要点的旅程。
为什么铜厚度在 PCB 设计中很重要
铜是任何 PCB 的主干,充当在组件之间传输电信号和电源的导电材料。该铜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电路板可以处理多少电流、散热效果以及耐用性。对于业余爱好者和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铜厚度可能意味着功能原型和烧坏的电路板之间的区别。
通常,铜厚度以两种方式讨论:重量(盎司每平方英尺)或直接测量(密耳或微米)。标准 PCB 通常使用 1 盎司/英尺2 的铜,相当于约 1.37 密耳或 35 微米的厚度。但为什么这很重要呢?较厚的铜可以承载更多电流而不会过热,而较薄的铜可能更适合紧凑设计中的精细走线。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您为项目做出明智的决策。
分解术语:密耳、盎司和千分尺
让我们消除用于测量 PCB 中铜厚度的单位的混淆。作为初学者,您可能会听到诸如“密耳”、“盎司”或“微米”之类的术语。他们的意思是:
密尔斯:密耳是千分之一英寸(0.001 英寸)。它是 PCB 行业(尤其是美国)中描述铜层厚度的常用单位。例如,1.37 密耳是 1 盎司/英尺的厚度2 铜。
盎司每平方英尺 (oz/ft2):这是一个重量测量值,表示一平方英尺的电路板上分布了多少铜。这是谈论厚度的一种间接方式。1 盎司/英尺2 的铜层铺在一平方英尺上重 1 盎司,厚度约为 1.37 密耳。
千分尺 (μm):这种公制单位通常在美国以外使用,等于百万分之一米。由于 1 密耳约为 25.4 微米,因此 1 盎司/英尺 2 层(1.37 密耳)的厚度约为 35 微米。
除非您另有说明,否则大多数 PCB 制造商会假设 1 盎司/英尺2(1.37 密耳或 35 μm)作为默认铜厚度。作为业余爱好者,对于 LED 电路或微控制器板等简单项目来说,从该标准开始通常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PCB 铜基础知识:厚度如何影响性能
现在您已经了解了这些单位,让我们深入了解铜厚度如何影响 PCB 的性能。需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
1. 载流能力
铜越厚,它可以承载的电流就越大而不会过热。例如,1 oz/ft2 铜层上的走线可以安全地处理大约 1-2 安培的电流,具体取决于走线宽度(例如,1 安培时 10 密耳宽)。如果您的项目涉及电机或电源等大功率组件,您可能需要 2 盎司/英尺2(2.74 密耳或 70 微米)甚至 3 盎司/英尺2(4.11 密耳或 105 微米)来处理高达 5-10 安培或更高的电流。
2. 散热
较厚的铜也有助于更好地散发热量。如果您的电路产生大量热量(想想高速处理器或电源转换器),较厚的铜层可以防止可能损坏组件的热点。例如,2 盎司/英尺 2 层比 0.5 盎司/英尺 2 层(0.685 密耳或 17.5 微米)更有效地散热,后者通常用于低功耗、轻量化设计。
3. 走线宽度和间距
较薄的铜层通常用于更细的走线和更紧密的间距,这对于紧凑或高密度设计至关重要。然而,薄铜不能承载那么多电流,因此需要权衡。对于在小型电路板上工作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坚持 1 盎司/英尺2 通常可以在走线尺寸和电流容量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业余爱好者的铜重量:选择合适的厚度
作为业余爱好者,您可能想知道哪种铜厚度最适合您的项目。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指南,可帮助您根据常见用例做出决定:
0.5 盎司/英尺2(0.685 密耳或 17.5 微米):这是一种轻量级选项,通常用于低电流、高密度设计。它非常适合传感器或音频项目等小信号电路,但不适合高功率应用。
1 盎司/英尺2(1.37 密耳或 35 微米):行业标准,也是业余爱好者最常见的选择。它适用于通用项目,例如基于 Arduino 的电路、LED 照明或处理高达 2-3 安培电流和适当走线宽度的简单电源。
2 盎司/英尺2(2.74 密耳或 70 微米):选择它来满足更高的电流需求,例如电力电子或电机驱动器。它可以在更宽的走线上处理大约 5-6 安培的电流,但会增加制造成本。
3 oz/ft2 或更多(4.11 mils 或 105 μm+):用于工业设备等专业高功率应用。由于成本和制造复杂性,业余爱好者项目很少需要这样做。
请记住,较厚的铜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因此请平衡您的需求和预算。对于大多数初学者项目来说,1 盎司/英尺2 是一个安全且负担得起的起点。
了解 PCB 层和铜厚度
PCB 不仅仅是一层铜。许多电路板有多层,每层都有自己的铜厚度,具体取决于设计。让我们探讨一下铜厚度如何与理解 PCB 层联系起来。
单层 PCB与多层 PCB
单层 PCB 的电路板一侧只有铜,通常用于非常简单的电路。在这里,铜厚度(如 1 盎司/英尺2)适用于该一层。多层 PCB 在复杂电子产品中很常见,两面都有铜,甚至夹在绝缘层之间。每层可能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铜厚度。例如,外层可能使用 1 oz/ft2 进行信号走线,而电源层的内层可能使用 2 oz/ft2 来处理更高的电流。
内层与外层
在多层板中,由于蚀刻和电镀等工艺,制造后的外层通常更薄。如果您从 1 盎司/英尺开始2 铜,电镀后成品外层可能更接近 1.2-1.4 盎司/英尺2。然而,内层通常保持其指定的厚度。作为业余爱好者,对于简单的 2 层板,您可能无需担心这一点,但很高兴知道您是否正在进入更高级的设计。
如何为您的 PCB 指定铜厚度
订购 PCB 时,您需要告诉制造商您想要的铜厚度。大多数在线平台允许您从标准选项中进行选择,例如每平方英尺 0.5 盎司、1 盎司或 2 盎司。如果您不确定,请坚持使用 1 盎司/英尺2 对于一般项目。以下是作为初学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检查您的设计需求:估计您的迹线将承载的电流。在线计算器可以帮助确定 1 盎司/英尺2 是否足够,或者您是否需要根据走线宽度和电流使用更厚的铜。
考虑成本:较厚的铜会增加制造成本。对于业余爱好者的预算,请从标准选项开始,除非您的项目需要更多。
清晰沟通:提交设计文件时,请附上注释或使用订单指定铜重量(例如,“所有层 1 盎司/英尺 2”)。
如果您正在为高频信号进行设计,例如在射频电路中,铜厚度也会影响阻抗。例如,1 盎司/英尺 2 层上的 50 欧姆阻抗走线可能需要特定的宽度(FR-4 材料上通常约为 60 密耳)来保持信号完整性。阻抗计算器等工具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更高级的主题,稍后再讨论。
铜厚度要避免的常见错误
作为初学者,在处理铜厚度时很容易出错。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陷阱:
低估当前需求:如果您的走线承载的电流超过铜的承受能力,它们可能会过热并失效。请务必使用当前容量图表或计算器仔细检查。
忽略热问题:在高功率设计中,薄铜可能无法很好地散热,从而导致组件损坏。如有疑问,请稍微厚一点。
过度指定厚度:当 2 盎司/英尺 2 就足够了时,选择 2 盎司/英尺 2 或更多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从标准值开始,仅在需要时扩大规模。
给使用 PCB 铜的业余爱好者的提示
以下是一些实用技巧,可帮助您在 PCB 项目中成功提高铜厚度:
使用设计软件:许多免费或经济实惠的 PCB 设计工具都包括设置铜厚度和计算电流容量走线宽度的功能。这些可以指导您尽早做出选择。
使用原型进行测试:如果您不确定铜的厚度,请订购小批量 1 盎司/英尺的电路板2 并在负载下进行测试。如果它们过热,请考虑在下一次修订中使用更厚的铜。
从标准中学习:查找行业指南,例如 IPC(全球电子标准组织)的指南,了解基于电流和温升的走线宽度和铜厚度建议。
掌握密耳和铜厚度
了解 PCB 中的铜厚度并不一定很复杂,即使您刚刚起步也是如此。通过掌握 PCB 设计中密耳的基础知识,了解以盎司或微米为单位解释的 PCB 铜厚度如何应用于您的项目,并为业余爱好者探索铜重量,您可以为您的电路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在一般用途中坚持标准 1 盎司/英尺2 (1.37 密耳),还是在功率需求中提高到 2 盎司/英尺2,了解这些 PCB 铜基础知识并了解 PCB 层都可以让您走上成功设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