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基础认知:

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基础认知: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3 09:14:36 阅读: 86
    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是连接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与 “人体佩戴场景” 的核心载体,它既要实现 “高精度采集人体血糖相关信号(如近红外光谱、电化学信号)” 的功能,又要满足 “微型化、柔性化、低功耗、生物相容” 的可穿戴特性 —— 这与普通消费电子 PCB(如手机主板)的设计逻辑截然不同。若对其基础特性认知不足,易导致传感器精度不达标、佩戴不适或续航过短。今天,我们从核心差异、关键特性、功能模块三方面,解析这类 PCB 的基础认知,帮你建立清晰定位。
 
首先,明确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与普通 PCB 的核心差异:
  • 尺寸与形态:普通消费电子 PCB 多为刚性(如手机主板 10cm×8cm),而这类 PCB 需微型化(面积通常≤5cm²,如手腕式传感器 PCB 仅 3cm×2cm)且具备柔性(弯曲半径≥5mm,适配手腕、手臂等弧形部位),部分采用柔性 PCB(FPC)或刚柔结合 PCB;
  • 性能需求:普通 PCB 侧重高性能(如高频信号传输),而这类 PCB 核心需求是 “低功耗”(续航需≥7 天,待机电流≤10μA)与 “高精度”(血糖检测误差≤10%,需抑制 μV 级干扰信号);
  • 环境适配:普通 PCB 工作在常温干燥环境,而这类 PCB 需长期接触人体皮肤(耐受 32-37℃体温、汗液腐蚀),且需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无皮肤刺激、无细胞毒性)。
 
 
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的四大关键特性,直接决定传感器的实用性:
  1. 微型化:PCB 面积需适配可穿戴设备外壳(如贴片式传感器直径≤2cm),元件封装以 0402(1.0mm×0.5mm)、0201(0.6mm×0.3mm)为主,部分采用芯片级封装(CSP,如 2mm×2mm 的 MCU),布线密度达 100 线 /cm² 以上,需通过高密度互联(HDI)工艺实现;
  2. 柔性化:多数采用 PI(聚酰亚胺)柔性基材(厚度 0.05-0.1mm),可承受 10000 次以上弯曲(弯曲半径 5mm),铜箔选用压延铜(延展性≥15%,避免弯曲断裂),层间粘结剂需耐人体温度(-20-60℃),无分层风险;
  3. 低功耗:PCB 需优化电源线路(铜箔厚度 1oz,线宽 0.15mm,压降≤50mV),元件选型以低功耗为主(如 MCU 选用 STM32L4 系列,休眠电流 0.5μA;无线模块选用蓝牙 5.0 BLE,发射电流 5mA),电源管理模块效率≥90%(如 TI TPS62740 LDO);
  4. 生物相容性:PCB 表面处理需避免皮肤刺激,优先选择沉金(金层厚度≥0.1μm,无镍释放)或无铅镀锡(锡层厚度 5-10μm),部分需涂覆医用级防过敏涂层(如硅氧烷涂层,厚度 5-10μm),通过 ISO 10993-5 细胞毒性测试(无细胞死亡)。
 
 
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的核心功能模块,需围绕 “无创检测” 流程设计,各模块在 PCB 上的布局直接影响性能:
  • 传感模块:集成无创血糖检测元件(如近红外光源、光电二极管或电化学电极),PCB 需为传感元件预留精准安装位(定位偏差≤0.05mm),信号采集线路需短而直(长度≤5mm),避免信号衰减;
  • 信号处理模块:包含低噪声运放(如 AD8233,输入噪声≤10nV/√Hz)、ADC(如 ADS1299,24 位精度),用于放大 μV 级传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模块需独立分区(与数字模块间距≥2mm),接地采用单点接地(避免噪声耦合);
  • 无线传输模块:多为蓝牙 BLE 或 LoRa 模块(如 nRF52832),负责将血糖数据传输至手机或云端,PCB 需优化射频线路(阻抗 50Ω±3%,线宽 0.25mm,层间距 0.1mm),天线采用 PCB 内置天线(净空区 0.5cm×0.5cm),通信距离≥10 米(室内);
  • 电源管理模块:包含电池接口(如纽扣电池 CR2032)、LDO、充电管理(如 TI BQ25100),PCB 需将电源模块靠近高功耗元件(如无线模块),减少供电路径,电池接口铜箔宽度≥1mm(承载 100mA 电流)。
 
 
可穿戴无创血糖传感器 PCB 的基础认知需紧扣 “人体佩戴” 与 “无创检测” 两大核心,其微型化、柔性化、低功耗、生物相容性的特性,决定了它与普通 PCB 的本质区别,也是后续设计与制造的核心依据。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617.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