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设计便携式超声设备PCB小型化与散热如何两全

便携式超声设备PCB小型化与散热如何两全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15 09:32:51 阅读: 47
    便携式超声设备(如掌上超声、床旁超声)是急诊、基层医疗的 “移动诊断工具”,需在小型化(尺寸≤200mm×150mm)、低功耗(电池续航≥2 小时)条件下,传输 10-20MHz 高频超声信号(图像分辨率≥300dpi),同时需避免设备过热影响诊断。但普通 PCB 常因设计缺陷限制性能:某掌上超声因 PCB 高频损耗过大(20MHz 信号传输 5cm 衰减超 3dB),图像边缘模糊,无法识别微小病灶;某床旁超声因 PCB 尺寸过大(250mm×180mm),不便携带;长时间工作后,某设备因 PCB 散热不足,核心芯片温度超 70℃,图像出现 “伪影”。
 
要实现 “高清成像 + 小巧便携 + 长效散热”,便携式超声设备 PCB 需突破三大技术瓶颈:首先是高频超声信号的低损耗传输。10-20MHz 信号对 PCB 基材与布线极为敏感:选用罗杰斯 RO4350B 高频基材(介质损耗角正切 tanδ≤0.004@20GHz),20MHz 信号传输 5cm 衰减可控制在 0.8dB 以内,比普通 FR-4(衰减 3dB)降低 73%;超声探头与信号处理芯片的连线设计为 “微带线”(线宽 0.22mm,阻抗 50Ω±2%),布线时避免 90° 弯折(用 135° 圆弧过渡,半径≥0.5mm),减少信号反射;在线路末端并联 50Ω 高精度匹配电阻(精度 ±0.1%),反射系数≤-20dB,图像分辨率提升至 350dpi。某掌上超声通过优化,图像边缘模糊消除,微小病灶识别率从 80% 提升至 98%。
 
 
其次是小型化的高密度集成。200mm×150mm 空间需集成探头驱动、信号处理、显示控制模块:采用 8 层 2 阶 HDI 工艺(盲孔 0.08mm,埋孔 0.1mm),过孔占用面积减少 70%,比传统 4 层 PCB 布局密度提升 80%;支持 01005(0.4mm×0.2mm)超小型阻容元件与 WLCSP 封装的超声芯片(如 TI AFE5809,封装 4mm×4mm),元件占用面积减少 60%;采用 “正反面立体布局”—— 正面布置高频探头驱动电路、显示接口,背面布置 MCU、电池管理模块,通过盲孔实现互联,平面尺寸从 250mm×180mm 缩小至 190mm×140mm,重量减轻 30%。某床旁超声通过集成优化,可轻松放入急救包,基层医生携带便利性提升 60%。
 
 
最后是无风扇的高效散热。便携式设备无法安装风扇,需依靠 PCB 自身散热:核心芯片(如 FPGA、超声信号处理器)下方采用 “铜柱导热”(直径 3mm,高度 5mm),直接与设备外壳的铝制散热片贴合,热阻从 0.5℃/W 降至 0.2℃/W,芯片温度从 70℃降至 55℃;PCB 表面设计 “铜箔散热网格”(线宽 0.2mm,间距 0.5mm,厚度 2oz),覆盖芯片周边 3cm 区域,增大散热面积;选用低热阻阻焊油墨(太阳油墨 SF-6000,热阻≤0.1℃?cm²/W),加速热量散发。某便携式超声通过散热优化,连续工作 2 小时后,核心芯片温度稳定在 52℃,图像无伪影。
 
 
针对便携式超声设备 PCB 的 “低损耗、小型化、强散热” 需求,捷配推出便携医疗级解决方案:高频传输用罗杰斯 RO4350B 基材 + 50Ω 微带线,20MHz 衰减≤0.8dB/5cm;小型化采用 8 层 HDI+01005 元件,尺寸≤200mm×150mm;散热含铜柱导热 + 铜箔网格,芯片温度≤55℃。同时,捷配的 PCB 通过 FDA 21 CFR Part 177 认证、YY 0505 EMC 测试,适配急诊、基层医疗场景。此外,捷配支持 1-8 层医用 PCB 免费打样,48 小时交付样品,批量订单可提供高频损耗与散热测试报告,助力医疗设备厂商研发便携高清的超声诊断工具。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684.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