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桥连是PCB波峰焊的高频缺陷(占总缺陷的40%),尤其密脚元件(引脚间距≤0.5mm)桥连率超8%,某智能穿戴厂商曾因0.4mm间距芯片桥连,导致3000片PCB报废,损失超12万元。波峰焊桥连需符合**IPC-A-610G Class 2标准**“零桥连”要求,即引脚间无焊锡连通。捷配累计处理500+桥连整改案例,形成“原因排查-分步整改-效果验证”标准化流程,本文拆解桥连核心原因、实操整改步骤及预防措施,助力技术员快速解决桥连问题,降低报废率。
PCB 波峰焊桥连的本质是 “焊锡在引脚间过度残留”,需从四大维度拆解原因,且需符合IPC-J-STD-001 第 6.4 条款对 “焊点成型的工艺要求”:一是 PCB 设计因素,引脚间距≤0.4mm 时,若无阻焊桥(绿油隔离),桥连率会上升 60%—— 捷配 DFM 分析显示,0.4mm 间距无绿油隔离的 PCB,桥连率达 15%;二是助焊剂因素,固含量>2.0% 或喷涂量>10mg/cm²,会导致焊锡流动性过强,引脚间易形成焊桥;三是波峰参数因素,波峰高度过高(超 PCB 厚度 2/3)或链速过慢(<0.8m/min),会延长焊锡接触时间,增加桥连风险;四是设备因素,波峰喷嘴磨损(间隙>0.2mm)会导致波峰不稳,出现 “焊锡飞溅”,引发随机桥连。按缺陷占比排序:助焊剂喷涂过量(35%)、波峰高度过高(25%)、PCB 无绿油隔离(20%)、喷嘴磨损(20%),这四大原因覆盖 95% 的桥连场景。
- 外观检测:用放大镜(JPE-Mag-200,20 倍)观察桥连位置 —— 若集中在密脚元件,优先查 PCB 设计;若随机分布,查波峰喷嘴;
- 助焊剂检测:① 固含量测试:按GB/T 9491 第 5.2 条款,取 10g 助焊剂烘干(120℃/30min),固含量需≤1.8%(超则为喷涂过量);② 喷涂量测试:用称重法(JPE-Weigh-300)测 PCB 喷涂前后重量差,常规 PCB 需 5mg/cm²~7mg/cm²(超则易桥连);
- 波峰参数核查:① 波峰高度:用激光测高仪(JPE-Laser-600)测实际高度,需≤PCB 厚度 2/3(如 1.6mm PCB≤1.1mm);② 链速:用秒表测链速,常规需 1.2m/min~1.5m/min(慢则易残留焊锡);
- 喷嘴检查:拆解波峰喷嘴,用塞规(JPE-Feeler-100)测喷嘴间隙,需≤0.1mm(超则波峰不稳)。
- 助焊剂问题整改:① 固含量超标的助焊剂立即更换(选用阿尔法 RF800,固含量 1.8%);② 喷涂量超标的,下调喷涂压力(从 0.3MPa 降至 0.2MPa),每 15 分钟抽检一次,确保稳定在 6mg/cm²±0.5mg/cm²;
- 波峰参数整改:① 高度过高的,通过设备面板下调(1.6mm PCB 从 1.3mm 降至 1.0mm),校准后测试 3 片样件;② 链速过慢的,提升至 1.4m/min,确保焊锡接触时间≤4s;
- PCB 设计问题整改:无绿油隔离的密脚 PCB,临时方案是在引脚间贴高温胶带(耐温 260℃),长期方案需联系设计端增加阻焊桥(宽度≥0.1mm),捷配 DFM 预审系统可提前识别该问题;
- 喷嘴问题整改:磨损喷嘴立即更换(选用不锈钢材质,寿命≥500 小时),更换后用校准块(JPE-Cal-200)校准波峰平整度,偏差需≤0.05mm。
取 50 片同型号 PCB,按整改后参数焊接,重点检测密脚元件(0.4mm~0.5mm 间距):① AOI 全检(JPE-AOI-800),桥连率需≤0.5%;② 人工复检(20 倍放大镜),确认无隐性桥连(细小焊锡丝),达标后方可量产。
- 每 2 小时抽检 20 片 PCB,AOI 检测桥连率,超 0.5% 立即停机排查;
- 助焊剂喷涂量每小时抽检,波峰高度每 1 小时校准,喷嘴每 200 小时检查一次,形成 “监控记录表”;
- 产前 DFM 审核:用捷配 DFM 预审系统(JPE-DFM 6.0)检查 PCB 设计,密脚元件(≤0.5mm 间距)必须有阻焊桥,否则反馈设计端修改;
- 助焊剂管理:开封后助焊剂需在 7 天内用完,存储在 23℃±2℃环境(湿度 45%±5%),避免活性衰减导致喷涂量误判;
- 设备维护:波峰焊炉每月做一次全面保养,重点清理喷嘴残渣、校准温度传感器,捷配可提供上门保养服务。
PCB 波峰焊桥连整改需 “先排查后整改,再验证再监控”,核心是精准定位原因(助焊剂 / 参数 / 设计 / 设备),避免盲目调整。捷配可提供三大支持:一是免费提供 “桥连排查 checklist”,技术员可按表逐项核查;二是提供应急喷嘴、助焊剂等备件,确保整改时效性;三是开展 “桥连整改培训”,每月 1 期实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