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知识新能源汽车车载快充 PCB 散热优化

新能源汽车车载快充 PCB 散热优化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0/29 09:28:26 阅读: 65

一、引言

新能源汽车车载快充功率从 150kW 向 300kW 升级,PCB 功率密度突破 20W/cm²,温升控制成为关键(GB/T 18487.1 要求快充模块温升≤60K)。当前行业痛点显著:传统 FR-4 基材(导热率 0.3W/m?K)散热能力不足,导致快充 PCB 热点温度超 120℃,器件寿命缩短 50%。据捷配调研,65% 的快充厂商因 PCB 散热问题,无法实现 300kW 功率稳定输出。本文基于捷配 300kW 快充 PCB 量产案例,从导热基材选型、布局优化、散热结构设计三个维度,提供可落地的散热方案,助力企业满足 GB/T 标准,将 PCB 热点温升降至 35K 以下。

 

二、核心技术解析:车载快充 PCB 温升过高根源

车载快充 PCB 温升过高的核心是 “热量生成速率>散热速率”,具体拆解为三方面:
  1. 基材导热效率低:普通 FR-4 导热率仅 0.3W/m?K,无法快速传导 MOSFET、电感产生的局部热量(功率器件热流密度达 50W/cm²)。GB/T 18487.1 Annex B 要求快充 PCB 基材导热率≥0.8W/m?K,而传统方案差距超 60%。
  2. 铜箔布局不合理:功率回路铜箔宽度不足(如 300A 电流仅用 2mm 宽铜箔)、铜厚偏薄(1oz),导致铜箔损耗发热(占总热量 25%);且未设计 “导热铜柱”,热量无法向多层板扩散,热点温度集中。
  3. 散热结构缺失:未采用 “PCB - 导热垫 - 散热壳” 一体化结构,或导热垫导热率低(<3W/m?K),导致热量无法向外部散热壳传递,90% 热量积聚在 PCB 内部。

 

 

三、实操方案:捷配车载快充 PCB 散热优化步骤

3.1 高导热基材选型

  • 操作要点:优先选用生益 S1000-3(导热率 1.2W/m?K,Tg=160℃)或松下 R-1766(导热率 1.8W/m?K,耐温 200℃),前者适配 150-250kW 快充,后者满足 300kW 以上需求。基材需通过 GB/T 18487.1 导热认证,每批次测试导热率(激光闪射法)。
  • 数据标准:基材导热率≥1.0W/m?K,125℃下热膨胀系数(CTE)Z 轴≤65ppm/℃,满足 1000 次温度循环(-40~125℃)无开裂。
  • 工具 / 材料:捷配激光闪射导热仪(精度 ±0.05W/m?K)、高温循环测试箱,确保基材散热性能稳定。

3.2 功率布局与铜箔优化

  • 操作要点:① 功率回路铜箔:300A 电流选用 6mm 宽、2oz 铜箔(厚度 70μm),铜箔损耗控制在 5% 以下;② 导热铜柱设计:在 MOSFET 下方布置 4 个 Φ3mm 铜柱(贯穿 3-6 层),将热量传导至内层散热平面;③ 器件布局:功率器件间距≥5mm,避免热量叠加,热点间距≥10mm。
  • 数据标准:铜箔温升≤20K(300A 电流),导热铜柱热阻≤0.5℃/W,布局仿真(ANSYS Icepak)显示无局部热点(温度≤90℃)。
  • 工具 / 材料:捷配铜箔损耗计算工具、ANSYS 散热仿真软件,工程师可实时优化布局参数。

3.3 一体化散热结构设计

  • 操作要点:① 导热垫选型:采用莱尔德 Tflex 500 系列(导热率 5W/m?K,厚度 0.5mm),覆盖 PCB 热点区域(面积≥器件封装 1.2 倍);② 散热壳连接:导热垫与铝合金散热壳(厚度 3mm)紧密贴合,压力控制在 15-20N/cm²,确保热阻≤0.3℃/W;③ 量产测试:每片 PCB 进行红外热成像测试(分辨率 0.1℃),热点温度超 90℃需返工。
  • 数据标准:一体化散热结构总热阻≤1.0℃/W,300kW 输出时 PCB 热点温升≤35K,满足 GB/T 18487.1 要求。
  • 工具 / 材料:捷配红外热成像仪(美国 FLIR,分辨率 640×512)、压力测试工装,确保散热结构装配合规。

 

 

四、案例验证:某车企 300kW 车载快充 PCB 优化

4.1 初始状态

某车企 300kW 车载快充 PCB,采用普通 FR-4、1oz 铜箔、2W/m?K 导热垫,300kW 输出时热点温度达 128℃,温升 78K,远超 GB/T 标准,器件频繁因过热失效,量产良率仅 82%。

4.2 整改措施

采用捷配散热方案:① 基材更换为松下 R-1766;② 功率铜箔升级为 2oz、6mm 宽,新增 4 个 Φ3mm 导热铜柱;③ 导热垫换为莱尔德 Tflex 500,散热壳压力调整至 18N/cm²;④ 捷配提供热成像检测,热点超 90℃的 PCB 返工。

4.3 效果数据

优化后,300kW 输出时 PCB 热点温度降至 85℃,温升 35K,满足 GB/T 18487.1;器件失效 rate 从 18% 降至 1.2%,量产良率提升至 99%;快充模块寿命从 3 年延长至 8 年,单批次生产成本降低 68 万元(减少失效返工)。

 

 

五、总结建议

车载快充 PCB 散热优化需 “基材导热 + 布局导阻 + 结构散热” 协同,捷配通过高导热基材库、仿真工具、检测设备,构建全流程方案。后续关注 480V 快充发展,捷配已开发 “PCB - 液冷板” 集成方案(导热率 20W/m?K),可进一步降低温升。此外,捷配提供快充 PCB 热仿真服务(24 小时出报告),助力提前规避散热风险。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4985.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