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常见缺陷及维修判定标准:捷配品质管控核心指南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1/13 09:17:47
阅读: 63
PCB 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载体,其品质直接决定电子产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捷配深耕 PCB&PCBA 制造领域,以 IPC 国际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智能制造优势,制定了清晰、严谨的 PCB 缺陷维修判定标准,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客户应用需求。本文将系统梳理 PCB 核心缺陷类型及维修判定规则,为行业伙伴提供品质参考。
一、线路部分缺陷及维修判定
线路是 PCB 实现电气连接的核心,其完整性与精度直接影响信号传输。以下为线路部分常见缺陷的定义及维修判定标准:
-
断线:线路出现断裂或不连续状态
- 断线长度超过 10mm,不可维修;
- 断线处距 PAD(焊盘)或孔缘≤2mm,可维修;距 PAD 或孔缘>2mm,不可维修;
- 相邻线路并排断线,不可维修;
- 转弯处断线,距转弯处≤2mm,可维修;距转弯处>2mm,不可维修。
-
短路:两线路间因异物等导致不必要的电气导通
- 表层短路(异物导致),可维修;
- 内层短路,不可维修。
-
线路缺口:线路边缘出现缺失
- 缺口未超过原线宽的 20%,可维修;超出则不可维修。
-
线路凹陷 & 压痕:线路表面不平整、出现压陷
- 不影响电气导通,可维修。
-
线路沾锡:线路表面意外附着锡层
- 沾锡总面积≤30mm²,可维修;超出则不可维修。
-
线路修补不良:修补后的线路存在偏移或尺寸偏差
- 偏移或尺寸偏差未影响最小线宽 / 线距,可允收;否则不可维修。
-
线路露铜:线路表面防焊层脱落导致铜层暴露
- 不影响线路导通,可维修。
-
线路撞歪:线路出现偏移或凹口
- 偏移后间距未小于原间距,可维修。
-
线路剥离:铜层与基材或铜层间出现分离
- 不可维修。
-
线距不足:两线路实际间距小于设计规格
- 间距缩减≤30%,可维修;超出则不可维修。
-
残铜:线路边缘残留多余铜层导致间距缩减
- 间距缩减≤30%,可维修;超出则不可维修。
-
线路污染及氧化:线路因污染或氧化出现变色、变暗
- 不可维修。
-
线路刮伤:线路表面出现划痕
- 刮伤导致露铜,可维修;未露铜不视为有效刮伤,无需维修。
-
线细:线路实际宽度小于设计规格
- 线宽小于规定值的 20%,不可维修。
二、防焊部分缺陷及维修判定
防焊层(如绿油)的核心作用是绝缘、防氧化、保护线路,其完整性直接影响 PCB 的使用寿命。以下为防焊部分常见缺陷及维修判定标准:
-
色差:板面油墨颜色与标准颜色存在差异
- 对照色差表,颜色差异在上下两级范围内,可允收;超出则不可维修。
-
防焊空泡:防焊层与基材间出现气泡
- 不可维修。
-
防焊露铜:防焊层脱落导致铜层暴露
- 可维修。
-
防焊刮伤:防焊层表面出现划痕
- 刮伤导致露铜或见底材,可维修;未露铜则无需维修。
-
防焊 ON PAD:零件锡垫、BGA PAD、ICT PAD 表面沾附油墨
- 不可维修。
-
修补不良:防焊修补后存在涂布面积过大或修补不完全
- 修补缺陷长度>30mm、面积>10mm²,或圆形缺陷直径>7mm,不可允收;否则可维修。
-
沾有异物:防焊夹层内夹杂外来杂质
- 可维修。
-
油墨不均:板面出现积墨或高低不平
- 局部轻微积墨不影响外观与使用,无需维修;严重积墨影响应用,不可维修。
-
BGA 之 VIA HOLE 未塞油墨:BGA 区域的过孔未完全塞墨
- BGA 区域过孔要求 100% 塞墨,未达标则不可维修。
-
CARD BUS 之 VIA HOLE 未塞油墨:CARD BUS 连接器处过孔未完全塞墨
- 需 100% 塞孔,背光检测不可透光,未达标则不可维修。
-
VIA HOLE 未塞孔:普通过孔塞墨不达标
- 塞墨率需≥95%,背光检测不可透光,未达标则不可维修。
-
沾锡:防焊层表面附着锡层
- 沾锡面积>30mm²,不可维修;≤30mm² 可维修。
-
假性露铜:防焊层表面看似露铜实则未暴露铜层
- 可维修。
-
油墨颜色用错:实际油墨颜色与设计要求不符
- 不可维修。
三、贯孔部分缺陷及维修判定
贯孔(过孔)是实现 PCB 层间导通的关键,其导通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电路功能。以下为贯孔部分常见缺陷及维修判定标准:
-
孔塞:零件孔内被异物堵塞导致不通
- 不可维修。
-
孔破:孔壁出现破损(环状或点状)
- 无论环状还是点状孔破,导致孔上下不通,均不可维修。
-
零件孔内绿漆:零件孔内残留防焊漆、白漆
- 不可维修。
-
NPTH 孔内沾锡:非导通孔(NPTH)误做成导通孔(PTH)并沾锡
- 可维修。
-
孔多锁:多余的锁孔(非设计要求)
- 不可维修。
-
孔漏锁:设计要求的锁孔未加工
- 不可维修。
-
孔偏:孔位偏移超出 PAD 范围
- 不可维修。
-
孔大 / 孔小:孔径尺寸超出规格误差值
- 不可维修。
-
BGA 之 VIA HOLE 孔塞锡:BGA 区域过孔被锡堵塞
- 不可维修。
四、文字部分缺陷及维修判定
文字(丝印)主要用于标识 PCB 型号、元件位置等,其清晰度与准确性便于生产组装与维护。以下为文字部分常见缺陷及维修判定标准:
-
文字偏移:文字偏移并覆盖锡垫
- 不可维修。
-
文字颜色不符:文字颜色与设计要求不一致
- 不可维修。
-
文字重影:文字出现双重虚影
- 虚影不影响辨识,可维修;影响辨识则不可维修。
-
文字漏印:设计要求的文字未印刷
- 不可维修。
-
文字油墨沾污板面:文字油墨溢出污染板面
- 可维修。
-
文字不清:文字模糊影响辨识
- 可维修。
-
文字脱落:3M600 胶带拉力试验后文字脱落
- 可维修。
五、PAD 部分缺陷及维修判定
PAD(焊盘)是电子元件焊接的载体,其完整性直接影响焊接可靠性。以下为 PAD 部分常见缺陷及维修判定标准:
-
锡垫缺口:普通锡垫因刮伤等出现缺失
- 可维修。
-
BGA PAD 缺口:BGA 专用焊盘出现缺失
- 不可维修。
-
光学点不良:光学点(Mark 点)喷锡毛边、不均或沾漆
- 导致无法对位或对位不准,不可维修。
-
BGA 喷锡不均:BGA PAD 喷锡厚度过厚,受外力后锡层变形
- 不可维修。
-
光学点脱落:光学点(Mark 点)脱落
- 不可维修。
-
PAD 脱落:焊盘与基材分离
- 可维修。
-
QFP 未下墨:QFP(Quad Flat Package)区域未按要求涂布油墨
- 不可维修。
-
QFP 下墨处脱落:QFP 区域涂布的油墨脱落
- 脱落条数≤3 条,可允收;超出则不可维修。
-
氧化:PAD 表面因污染出现变色
- 可维修。
-
PAD 露铜:BGA 或 QFP PAD 表面铜层暴露
- 不可维修。
-
PAD 沾白漆或防焊油墨:PAD 表面被白漆或防焊油墨覆盖
- 可维修。
六、其他部分缺陷及维修判定
除上述核心区域外,PCB 的整体结构、尺寸等缺陷也需严格管控,具体标准如下:
-
PCB 夹层分离、白斑、白点:基材层间分离或出现异常白点
- 不可维修。
-
织纹显露:板内玻织布痕迹外露
- 显露面积≥10mm²,不可维修;<10mm² 可允收。
-
板面污染:板面存在灰压、手印、油渍、松香、胶渣等外来污染
- 可维修。
-
成型尺寸过大 / 过小:外型尺寸公差超出承认书标准
- 不可维修。
-
裁切不良:成型加工未完全(如未切断)
- 不可维修。
-
板厚超标:实际板厚超出 PCB 制作规范
- 不可维修。
-
板翘:PCB 弯曲变形
- 翘曲高度>1.6mm,不可维修;≤1.6mm 可允收。
-
成型毛边:成型后板边出现毛边、不平整
- 可维修。
七、工艺优化与捷配品质保障方案
PCB 缺陷的管控核心在于 “预防为先、精准判定、高效修复”。捷配通过三大举措助力客户规避缺陷风险、保障产品品质:
- 全流程精准检测:依托 AOI 在线检测机、飞针测试机、X-RAY 检测设备等,在 PCB 生产的关键工序(如线路蚀刻、防焊涂布、贯孔加工)进行 100% 检测,提前识别断线、短路、孔偏等缺陷,减少后续维修成本;
- 严格制程管控:通过自主研发的 AI-MOMS 智能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参数(如蚀刻时间、压合温度、油墨厚度),结合严选的 A 级基材与环保油墨,从源头降低缺陷发生率;
- 专业维修团队:对于可维修缺陷,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技术团队采用精准修复工艺,确保维修后产品的电气性能与结构稳定性符合国际标准,同时提供免费打样与逾期退款服务,让客户研发与生产更安心。
PCB 缺陷维修判定是品质管控的关键环节,清晰的标准的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更能保障终端产品的可靠性。捷配始终以 “精工乐业,美好永续” 为服务宗旨,将严格的缺陷判定标准与智能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完善的体系认证(IATF 16949、ISO 13485 等)与全流程品质管控,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高稳定性的 PCB 产品与一站式解决方案。


微信小程序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