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搜索
立即计价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PCB制造柔性 PCB 激光成像(LDI)工艺适配性优化

柔性 PCB 激光成像(LDI)工艺适配性优化

来源:捷配 时间: 2025/11/19 09:55:59 阅读: 18

1. 引言

 柔性PCB(FPC)因基材柔软(PI基材厚度0.025mm~0.1mm),激光成像(LDI)易出现“基材褶皱、成像变形”——某折叠屏厂商曾因FPC LDI成像变形(变形率0.8%),导致后续SMT元件偏位率15%,返修成本超200万元。柔性PCB LDI需符合**IPC-6012F(柔性印制板标准)第4.3条款**,成像变形率需≤0.3%。捷配柔性PCB LDI线(6条定制化设备)累计交付1200万+片FPC,变形率稳定在0.1%以下,本文拆解FPC基材特性对LDI的影响、工艺适配方案及固定技术,助力解决柔性PCB成像难题。

 

2. 核心技术解析

柔性 PCB 激光成像的核心挑战是 “基材易变形”,需结合IPC-TM-650 2.4.41(柔性基材测试标准) 分析:一是基材物理特性,PI 基材拉伸强度 150~200MPa,弹性模量 2.5~3.5GPa,较 FR-4(弹性模量 15GPa)更易拉伸,成像时拉力过大会导致基材伸长(伸长率>0.5%),线宽偏差增加 3μm;二是热敏感性,PI 基材玻璃化温度(Tg)280~320℃,但激光能量(150~200mJ/cm²)会导致局部升温(≤50℃),若散热不良,基材会出现热收缩(收缩率>0.3%);三是表面平整度,柔性基材易出现褶皱(褶皱高度>5μm),导致激光聚焦偏差,线路边缘粗糙度增加 2μm。主流适配技术中,“真空吸附固定” 可将基材拉伸率控制在 0.1% 以内;“动态散热系统” 可避免局部升温超 3℃;“柔性压辊整平” 可消除 90% 基材褶皱,三者结合是柔性 PCB LDI 工艺适配的核心。

 

 

3. 实操方案

3.1 柔性 PCB LDI 工艺适配三步法(操作要点 + 数据标准 + 工具 / 材料)

  1. 基材固定优化:采用 “真空吸附平台”(捷配定制,吸附孔直径 0.1mm,间距 5mm),吸附压力 - 80kPa±5kPa,确保基材平整(褶皱高度≤2μm),用激光测高仪(JPE-Laser-500)测试,拉伸率≤0.1%,避免拉力过大导致变形;
  2. 激光参数适配:根据 PI 基材厚度调整参数 ——0.05mm PI 基材:能量 160±5mJ/cm²,扫描速度 450mm/s,脉冲频率 50kHz,避免能量过高导致热收缩;0.1mm PI 基材:能量 180±5mJ/cm²,速度 400mm/s,频率 60kHz,参考IPC-6012F 第 4.3.2 条款,用捷配 FPC LDI 参数库(JPE-FPC-LDI 2.0)匹配;
  3. 散热与整平:① 动态散热:平台内置水冷系统(水温 20±2℃),激光扫描时实时散热,基材局部升温≤3℃,用红外测温仪(JPE-IR-300)测试;② 压辊整平:成像前用柔性压辊(硅胶材质,硬度 60 Shore A)整平基材,压力 5kg±1kg,消除褶皱(褶皱高度≤2μm)。

 

3.2 变形检测与优化(操作要点 + 数据标准 + 工具 / 材料)

  1. 变形率测试:每批次抽检 20 片 FPC,用坐标测量仪(JPE-CMM-400,精度 ±1μm)测试成像前后的线路坐标,变形率≤0.1%,符合IPC-6012F 第 4.3.3 条款
  2. 线路质量检测:用 3D AOI(JPE-AOI-1000)检测线路边缘粗糙度(≤1.5μm)、线宽偏差(±0.02mm),确保变形未影响线路精度;
  3. 弯折验证:成像后的 FPC 进行弯折测试(弯折半径 1.5mm,1 万次),线路无断线,用显微镜(JPE-MIC-800)观测,确保 LDI 工艺未降低 FPC 柔性。

 

 

柔性 PCB 激光成像工艺适配需围绕 “基材固定 - 参数匹配 - 散热整平”,核心是控制拉伸与热变形。捷配可提供 “柔性 PCB LDI 定制服务”:真空吸附平台定制、参数库匹配、变形检测,确保变形率≤0.1%。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址:https://wwwjiepei.com/design/5421.html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注册
发布
加载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