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I(高密度互联)板作为适应高集成度 IC 和高密度组装技术的核心载体,已成为电子制造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其布线密度高、结构复杂的特点,对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制作提出了极高要求。捷配凭借多年 HDI 板研发制造经验,在应对复杂 CAM 制作难题上形成了一套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以下结合实际生产场景,分享 HDI 板 CAM 制作的核心要点与优化方法。
SMD(表面贴装器件)的准确定义是 HDI 板 CAM 制作的首要难点。由于图形转移、蚀刻等制程会影响最终图形精度,需根据客户验收标准对线条和 SMD 进行针对性补偿,若定义不当易导致成品 SMD 尺寸偏小。尤其在 HDI 手机板中,0.5mm CSP(芯片级封装)的 0.3mm 焊盘常与盲孔焊盘重合或交叉,操作需格外精细。
- 关闭盲孔、埋孔对应的钻孔层,避免干扰焊盘识别;
- 基础定义 SMD 后,利用特征筛选与参考选择功能,从顶层(top)和底层(bottom)中分离出包含盲孔的焊盘,分别移动至临时层(t 层、b 层);
- 在 t 层(CSP 焊盘所在层)筛选并删除与盲孔接触的 0.3mm 焊盘及顶层 CSP 区域内的同规格焊盘,再依据客户设计参数重新制作 CSP 并定义为 SMD,拷贝至顶层后补充盲孔对应焊盘,底层按相同逻辑操作;
- 对照客户钢网文件校验,修正漏定义或多定义的 SMD。
该方法通过分层处理与精准筛选,减少误操作,较常规流程更高效,可确保 SMD 尺寸与位置精度。
HDI 板(以八层板为例)需针对性去除非功能焊盘,避免信号干扰或短路风险,具体包括通孔在 2-7 层的对应焊盘,以及 2-7 层埋孔在 3-6 层的对应焊盘。
- 利用 NFPRemoval 功能去除顶层和底层非金属化孔对应的焊盘;
- 关闭除通孔外的所有钻孔层,将 “Remove undrilled pads” 设为 “NO”,去除 2-7 层非功能焊盘;
- 关闭除 2-7 层埋孔外的所有钻孔层,同步骤 2 设置,去除 3-6 层非功能焊盘。
分层聚焦的操作逻辑清晰,尤其适合新手快速掌握,可有效避免漏除或误除问题。
HDI 板盲孔多为 0.1mm 左右的微孔,捷配采用 CO?激光器进行加工 —— 有机材料可强烈吸收红外线,通过热效应实现烧蚀成孔,但铜箔对红外线吸收率低且熔点高,需采用 “conformalmask” 工艺:先制作曝孔菲林,再用蚀刻液去除激光钻孔孔位的铜皮。
为确保激光成孔底部(次外层)铜皮完整,盲孔与埋孔间距需≥4mil。CAM 阶段需通过 “Analysis/Fabrication/Board-Drill-Checks” 功能检测孔位间距,对不达标位置提前优化,从源头规避后续制程风险。
HDI 板层压常采用 RCC(树脂涂布铜箔)材料,其介质层薄、含胶量低,需根据板厚与孔规格制定针对性塞孔方案:若成品板厚>0.8mm、金属化槽≥0.8mm×2.0mm、金属化孔≥1.2mm,需分两次塞孔(内层用树脂铲平,外层阻焊前用阻焊油墨塞孔)。
阻焊制作中,过孔若落在 SMD 上或紧邻 SMD,易因曝光偏差导致 “冒油”。解决方案如下:
- 对被阻焊开窗覆盖的过孔,在阻焊层添加比成品孔单边小 3mil 的透光点;
- 对与阻焊开窗接触的过孔,在阻焊层添加比成品孔单边大 3mil 的透光点(此情况允许少量油墨上焊盘,需提前与客户确认)。
捷配通过工艺实验积累的参数库,可快速匹配最优塞孔与阻焊方案,减少返工率。
HDI 手机板多为拼板交货,外形复杂且常附 CAD 拼板图纸。若直接按标注绘图耗时且易出错,可通过格式转换简化流程:将 CAD 文件(.dwg)另存为 “AutoCAD R14/LT98/LT97 DXF (.DXF)” 格式,再按常规读取 Gerber 文件的方式导入,同步获取外形、邮票孔、定位孔及光学定位点的尺寸与位置,实现快捷精准绘图。
铣外形时,为防止板边铜皮翻翘,需按规范向板内削除少许铜皮,但可能导致边缘铜皮过窄(<3mil)或不同网络铜皮分离,引发开路。对此,捷配采用 “二次网络比较法” 验证:
- 首次按常规铣边参数处理铜皮;
- 第二次将边框铜皮向板内多削 3mil,再次进行网络比较;
- 若结果无开路,说明铜皮宽度达标或两端属同一网络;若有开路,需针对性加宽铜皮。
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常规分析报告遗漏的潜在风险,保障电路连通性。
HDI 板 CAM 制作的核心在于 “精准” 与 “高效” 的平衡,从 SMD 定义到边框处理,每环节都需兼顾设计要求与制程能力。捷配通过三大优势助力解决此类工艺难题:
- 数字化平台支撑:依托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实时同步设计参数与制程标准,确保 CAM 数据与生产设备无缝对接;
- 全流程品控:配备 AOI 光学检测、X-RAY 钻孔检测等设备,对 SMD 尺寸、孔位精度等关键指标进行 100% 检测,及时反馈 CAM 优化方向;
- 技术经验沉淀:10 余年 HDI 板制造经验形成标准化作业手册,结合 24 小时极速打样服务,可快速验证 CAM 方案有效性,缩短客户研发周期。
HDI 板的高密度、复杂化趋势,对 CAM 制作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捷配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优化 SMD 定义、非功能焊盘去除、激光成孔管控等关键环节,结合数字化平台与全流程品控,为客户提供从 CAM 设计到批量生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捷配将持续深耕 HDI 技术,以更高效、更可靠的制造能力,助力电子产业向高集成度方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