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载体,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决定设备整体性能。在长期使用或复杂工况下,PCB 可能出现短路、时序错误、功能异常等问题,高效的维修技术能大幅降低设备停机成本。捷配作为专注 PCB&PCBA 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以严格的制程管控(如全流程 100% AOI 测试、X-RAY 检测)保障产品出厂品质,更结合多年制造经验,整理以下实用维修技巧,助力行业伙伴快速排查故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通过实际案例提炼故障排查逻辑,为同类问题提供借鉴:
- 短路故障实例:某工业控制 PCB 通电后立即跳闸,经短路追踪仪检测,发现电源层与地层因焊锡残留短路,清理残留焊锡并重新检测后,设备恢复正常。
- 时序错误实例:某通讯设备 PCB 的计数器件输出信号异常,排查发现时钟信号受到总线干扰,通过增加滤波电容、优化布线距离后,时序恢复稳定。
- 功能异常实例:某医疗设备 PCB 的触发器未按预设逻辑触发,经检测是器件引脚虚焊,重新焊接并进行功能测试后,故障排除。
- 外观检查:先观察 PCB 表面是否有焊锡桥连、引脚虚焊、电容鼓包、基材烧蚀等直观故障。
- 仪器检测: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短路追踪仪等设备,测量电源电压、信号波形、通断状态。
- 信号验证:针对核心器件(如触发器、计数器),逐一验证输入 / 输出信号是否符合设计逻辑。
- 分步排查:从电源电路入手,再排查总线、核心器件、接口电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 电源短路:优先排查电源层与地层、滤波电容击穿、器件引脚短路,使用短路追踪仪定位短路点。
- 信号无输出:检查器件供电是否正常、控制信号是否有效、引脚是否虚焊或器件损坏。
- 信号失真:排查传输线路干扰、负载匹配不当、器件参数漂移,通过屏蔽、滤波或更换器件解决。
短路是 PCB 最常见故障之一,短路追踪仪能快速定位故障点,提升维修效率:
- 连接设备:将短路追踪仪的信号发射端接入短路的电源引脚与地,确保接触良好。
- 信号探测:用探测笔沿 PCB 的电源线路、器件引脚缓慢移动,追踪信号强度变化。
- 定位故障点:信号最强处即为短路点,常见为焊锡桥连、电容击穿、器件引脚粘连。
- 后续验证:排除故障(如清理焊锡、更换损坏器件)后,用万用表复测通断状态,确保短路完全解决。
- 捷配提示:PCB 制造阶段的焊锡残留、基材杂质可能导致隐性短路,捷配在生产中通过宇宙蚀刻线精准控制线路间距,结合 AOI 在线检测剔除焊锡残留问题,从源头降低短路故障概率。
总线争用是多器件共享总线时的常见问题,表现为信号冲突、数据传输错误:
- 故障原因:多个器件同时向总线发送信号、总线终端匹配电阻缺失、信号传输延时不一致。
- 排查方法:用逻辑分析仪捕捉总线信号,观察是否存在信号叠加、电平异常波动。
- 解决措施:
- 优化总线仲裁机制,确保同一时间仅一个器件占用总线。
- 在总线两端添加匹配电阻(如 50Ω 或 120Ω),减少信号反射。
- 缩短总线长度,避免不同器件的信号传输延时差异过大。
输出负载端接电容可滤除干扰,但选型或使用不当易引发故障:
- 常见问题:电容容量过大导致响应变慢、电容耐压不足引发击穿、电容类型选错(如高频场景用低频电容)导致滤波失效。
- 排查要点:测量电容两端电压是否正常、电容是否发热鼓包,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是否因电容导致失真。
- 优化建议:根据负载特性选择电容类型(高频场景用陶瓷电容,低频场景用电解电容),电容容量需匹配负载电流,耐压值不低于输出电压的 1.5 倍。
功能学习 / 比较错误多出现于带数据对比、逻辑判断的 PCB 中,表现为输出结果与预设不符:
- 故障原因:参考信号参数设置错误、比较器阈值偏差、器件引脚接触不良、电源纹波过大干扰信号。
- 排查步骤:
- 核对参考信号的电压、频率、时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测量比较器的输入 / 输出信号,验证阈值设置是否准确。
- 检查器件引脚焊接状态,用万用表测试引脚通断。
- 解决方法:重新校准参考信号参数、调整比较器阈值电阻、重新焊接虚焊引脚、在电源端添加滤波电容降低纹波。
计数器件(如计数器、定时器)的时序错误表现为计数不准、触发异常:
- 故障原因:时钟信号频率偏移、时钟信号干扰、器件负载过重、电源电压不稳定。
- 检测方法:用示波器测量时钟信号的频率、占空比,观察是否存在杂波干扰;检查计数器件的电源引脚电压是否符合规格。
- 解决措施:
- 更换高精度时钟源,或在时钟信号线路添加屏蔽层减少干扰。
- 降低计数器件的输出负载,避免因负载过重导致时序延迟。
- 优化电源供电电路,添加稳压芯片和滤波电容,确保电压稳定。
触发器的 setup 时间(建立时间)和 hold 时间(保持时间)是时序稳定的关键:
- 故障现象:触发器输出信号不稳定、误触发,尤其在高频工作场景下更明显。
- 故障原因:输入信号与时钟信号的时序关系不满足器件规格书要求,如输入信号在时钟沿前后的稳定时间不足。
- 解决方法:
- 调整输入信号或时钟信号的延时,确保 setup/hold 时间符合器件要求。
- 降低系统工作频率,为信号稳定预留足够时间。
- 更换 setup/hold 时间更优的触发器器件。
触发器的异步复位(R)、置位(S)信号不受时钟控制,易受干扰导致时序错误:
- 故障现象:无复位 / 置位指令时,触发器突然复位或置位,导致功能紊乱。
- 故障原因:复位 / 置位信号线路过长、未添加去耦电容、受到外部电磁干扰。
- 解决措施:
- 缩短复位 / 置位信号线路,尽量靠近触发器引脚。
- 在信号线路上添加 RC 滤波电路(如 1kΩ 电阻 + 10nF 电容),滤除高频干扰。
- 对复位 / 置位信号进行防抖处理(如软件延时判断或硬件防抖电路)。
PCB 维修中,若仅验证故障点修复,未对相关器件进行全面测试,易导致故障复发:
- 隐患表现:修复单一故障后,短期内出现新的功能异常,如更换短路电容后,相邻器件因隐性损坏失效。
- 全面测试要点:
- 对故障相关的电源电路、信号线路进行通断测试,确保无隐性开路 / 短路。
- 用示波器检测核心器件的输入 / 输出信号,验证时序、幅值是否正常。
- 模拟设备实际工作工况,进行长时间稳定性测试(如 24 小时连续运行)。
- 捷配提示:全面测试是保障维修质量的关键,这与捷配在 PCB 制造中的 “全流程检测理念” 一致 —— 从来料检验、制程巡检到成品的飞针测试、X-RAY 检测,每一步都严格把控,同时捷配可提供专业的测试设备咨询与工艺支持,助力维修环节的精准检测。
PCB 维修的关键在于 “精准定位故障源 + 对症解决 + 全面验证”,既要掌握各类故障的排查技巧,也要注重从源头规避问题。捷配作为 PCB&PCBA 制造领军企业,不仅通过高精度设备(如芯碁 LDI 曝光机、众博信 V8 高速飞针测试机)和严格的制程管控,生产出低故障、高稳定的 PCB 产品,还能为客户提供工艺咨询、故障排查指导等增值服务。无论是前期产品选型、设计优化,还是后期维修支持,捷配都将以专业的技术能力,助力客户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升电子设备的长期运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