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次激光钻孔,3次按压,二阶HDI板
层数:14层
厚度:1.6±0.16毫米
最小孔径:激光孔 0.10mm;机械孔 0.20mm
最小间距/间隙:75/75微米
最小板厚和孔比:8:1
汽车通信2阶HDI板通过激光钻孔、叠层互联等工艺,实现更小的孔径(通常≤0.15mm)、更细的线宽线距(可至3mil/3mil),满足元器件高密度贴装需求;而“2阶”则指通过两次激光钻孔与叠层互联,形成跨多层的盲孔、埋孔结构(如顶层→L2层盲孔、L3层→底层盲孔,搭配中间层埋孔),无需贯穿全板的通孔,大幅提升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与信号完整性。
1.高密度集成:破解车载通信模块“小空间、多器件”难题
汽车座舱、底盘等区域的安装空间有限,而车载通信模块需集成5G芯片、射频器件、天线接口、存储芯片等多类元器件。2阶HDI板通过“盲孔+埋孔”的二阶互联结构,省去传统通孔占用的板面空间,支持01005(英制)超小型元器件贴装,相同面积下可实现30%以上的元器件集成密度提升,助力车载通信模块实现“微型化、轻量化”,适配汽车狭小安装环境。
2.低信号损耗:保障车载高频通信的“稳”与“快”
车载通信多涉及高频信号(如5GSub-6GHz、车载以太网1000BASE-T1),信号传输损耗过大会导致通信延迟、数据丢包。2阶HDI板采用两大工艺保障信号完整性:
基材选型:选用车载级低介损基材(如PTFE、高速FR-4改性材料),介电常数(Dk)稳定在3.8-4.2,介质损耗角正切(Df)≤0.004,减少高频信号在基材中的传输衰减;
阻抗控制:通过激光精钻盲孔(孔径公差±0.01mm)、高精度蚀刻线宽(公差±0.02mm),将阻抗偏差控制在±10%以内,避免信号反射,保障5G、车载以太网等高频通信的“低延迟、低丢包”。
3.高环境可靠性:耐受汽车复杂工况的“严苛考验”
汽车运行中会面临-40℃~125℃的宽温循环、持续振动(如底盘振动频率10-2000Hz)、湿度变化(95%RH冷凝环境)等恶劣条件,2阶HDI板通过车载级工艺强化可靠性:
制程防护:采用化学沉镍金(ENIG)或浸锡(ImmersionTin)表面处理,增强焊点耐腐蚀性,避免高温高湿下的焊点氧化;
结构强化:二阶互联处采用“树脂塞孔+研磨平坦化”工艺,减少盲孔处的应力集中,抗振动性能符合ISO16750-3汽车电子振动标准;
合规认证:全流程符合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部分关键指标(如热冲击寿命、绝缘电阻)满足AEC-Q200被动元器件可靠性标准,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灵活互联:适配车载通信的“多接口、多协议”需求
车载通信模块需连接车身CAN/LIN总线、车载以太网、天线、电源等多类接口,2阶HDI板的二阶互联结构支持“跨层灵活布线”:无需通过通孔绕线,可直接通过盲孔实现顶层与中间层、中间层与底层的信号互联,减少布线长度与交叉干扰,适配CAN、Ethernet、5GNR等多协议通信的布线需求,降低模块设计复杂度。
车载T-BOX(远程信息处理终端):作为车联网核心,需集成5G通信芯片、GPS模块、蓝牙模块,2阶HDI板的高密度集成与低信号损耗特性,保障车辆与云端、车辆与手机的稳定通信;
车载网关:负责车身各域(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的通信数据转发,需集成多路CAN/LIN接口与以太网接口,2阶HDI板的灵活布线与高可靠性,确保多协议数据的高效传输;
毫米波雷达通信单元:用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雷达信号接收与处理,需高频信号低损耗传输,2阶HDI板的低介损基材与精准阻抗控制,保障雷达信号的探测精度;
座舱娱乐通信模块:支持车载Wi-Fi6、蓝牙5.2等近场通信,需集成小尺寸射频器件,2阶HDI板的高密度贴装能力助力模块小型化,适配座舱紧凑空间。
层数:14层
厚度:1.6±0.16毫米
最小孔径:激光孔 0.10mm;机械孔 0.20mm
最小间距/间隙:75/75微米
最小板厚和孔比:8:1
PCB板层数:6层
成品板厚:1.6mm
铜厚:1oz
表面处理方式:沉金
阻焊字符颜色:绿油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