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层分层板,多出需要180度弯折,反面多处FR4补强,板面平整
层数/板厚:4/25mm
材质:PI/25um CU/18um(无胶)
FR4尺寸:225mm*240mm
表面工艺:沉金
线宽/间距:0.075mm/0.75mn
最小孔径:0.15mm
阻焊颜色:CVL黑色
成品铜厚:35um
4层沉金PCB板是在“基材+内层线路+外层线路”的4层结构基础上,通过沉金工艺(化学沉镍金,ENIG)对正反两个外层的焊接区域进行金属化处理。其既具备多层线路的高集成度,可实现复杂信号与电源的分层布局,又依托沉金工艺的稳定性适配精密元器件与严苛工作环境。
线路集成度跨越式提升,大幅压缩设备体积
4层结构可实现“电源、地、高速信号、控制信号”的分层布局,相比2层PCB,在相同基材面积下线路密度提升120%~180%,无需通过扩大PCB尺寸容纳复杂电路。例如在汽车ADAS控制模块中,4层板可将雷达信号接收、数据处理、电源管理、车身通信4类电路分别布置在不同层级,模块体积比2层板方案缩小40%~60%,轻松适配汽车座舱狭小空间。
电磁兼容性(EMC)优异,减少信号干扰
内层独立的“电源层/地平面”可形成“屏蔽腔体”:接地层能吸收外层高频信号产生的电磁辐射,电源层可稳定供电电压,避免电源波动对信号的影响。同时,高速信号(如5G射频信号、工业以太网信号)可在内层单独布局,减少与其他线路的交叉串扰,信号传输损耗降低20%~30%,误码率控制在10??以下,完全满足通信基站、工业伺服系统等对EMC要求严苛的场景。
沉金工艺加持,焊接与环境可靠性双高
外层沉金焊盘的优势显著:一是化学稳定性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如设备仓储、户外安装)不易氧化,焊接时焊盘润湿性好,焊点拉力值比喷锡焊盘高15%~25%,可适配BGA、QFP等高密度封装芯片(引脚间距最小0.4mm);二是耐环境性能优异,在-40℃~125℃温湿度循环、95%RH高湿环境或轻微化学腐蚀环境(如工业车间)中,沉金层能有效隔绝侵蚀,产品使用寿命可达8~15年,比喷锡多层板延长50%~80%。
电流承载能力强,适配大功率场景
内层电源层可采用“大面积铜箔”设计(铜箔厚度可选35μm~70μm),相比2层板的“导线式供电”,电流承载能力提升3~5倍,可满足工业变频器(功率数百瓦)、汽车电机驱动(电流数十安培)、医疗设备大功率电源模块等场景的供电需求,同时大面积铜箔还能加速散热,降低电路工作温度(比2层板低10~15℃),避免高温导致的性能衰减。
通信基础设施领域:5G宏基站信号处理单元、毫米波雷达模块、光传输设备主板、卫星通信终端电路(需适配高频信号与抗辐射需求);
工业自动化领域:伺服电机驱动器主板、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核心板、工业机器人控制模块、机器视觉系统图像处理板(需抗电磁干扰与大功率供电);
汽车电子高端领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域控制器、车载毫米波雷达主板、新能源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板、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需耐高温与高可靠性);
医疗影像设备领域:CT机信号采集板、超声诊断仪前端电路、核磁共振(MRI)设备控制模块、体外诊断仪器(IVD)检测主板(需低信号干扰与生物相容性);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无人机飞控主板、专业级运动相机图像处理板、高端VR/AR设备主控板、智能家居中枢网关(需高集成与小型化)。
厚度:0.28mm
表面处理:沉金
最小孔径:0.2mm
阻焊颜色:绿色
成品铜厚度:70um
材料:PI/25um
CU / 35um(无胶)
尺寸:230mm * 198mm
层数/板厚:4/25mm
材质:PI/25um CU/18um(无胶)
FR4尺寸:225mm*240mm
表面工艺:沉金
线宽/间距:0.075mm/0.75mn
最小孔径:0.15mm
阻焊颜色:CVL黑色
成品铜厚:35um
层数/板厚:2/0.2mm
材质:PI/25um CU/18um(无胶)
FR4尺寸:220mm*150mm
表面工艺:沉金
线宽/间距:0.075mm/0.075mn
最小孔径:0.2mm
阻焊颜色:CVL黄色
成品铜厚:25um
层数/板厚:1/0.275mm
材质:PI/50um AD/25um CU/35um
FR4尺寸:217mm*350mm
表面工艺:沉金
线宽/间距:0.2mm/0.15mn
阻焊颜色:CVL黄色
成品铜厚:35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