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钻孔技术:采用高精度CO2/UV激光钻孔,能实现微米级孔径控制,确保盲孔位置精准无误,如最小孔径可达到0.1mm。
叠层对准技术:通过激光对位系统和X光实时监测等高精度对位系统,将层间对位精度控制在±10μm以内,保证多层板间盲孔互联的准确性,减少信号损耗。
填孔电镀工艺:盲孔内铜填充均匀,避免孔内空洞,以提升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表面处理工艺。
阻抗控制:支持严格阻抗匹配设计,适用于高速信号传输场景,阻抗公差可控制在±5%,确保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
节省空间:盲埋孔的设计减少了传统通孔带来的空间浪费,可在有限的PCB面积上实现更多电路互连,有效满足小型化设备对高密度布局的需求,例如可使电路板尺寸缩小40%。
改善电气性能:通过采用盲孔与埋孔技术,可以缩短信号传输距离,降低因长传输路径引起的信号衰减和反射问题,还能有效屏蔽外部电磁干扰,减少内部信号干扰,为高速信号提供稳定的传输环境。
提升可靠性:减少了孔的数量和优化了布线,从而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点,提高了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例如某5G基站厂商使用盲埋孔板后,产品故障率降低至0.1%以下。
5G基站:在5G基站的射频模块等部分,盲埋孔板能够满足其对高频高速信号传输、高密度布线以及小型化的需求,保障5G信号的稳定传输。
光通信收发器:可实现光通信收发器内部复杂电路的高效连接和信号传输,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卫星通信终端:对于卫星通信终端中要求高集成度、高性能以及能适应复杂环境的电路板,盲埋孔板是理想的选择。
层数:22层
板厚:3.0mm
表面处理:沉金+镀硬金
线宽/线距:3/3mil
最小孔径:0.20mm
层数:6层
板材:FR4
板厚:1.6mm
表面处理:沉金
层数:8层
板厚:1.0±0.1mm
最小孔径:机械孔0.15mmmm
最小间距/间隙:125/125um
材料:IT968TC
表面粗糙度:镀金(ENIG) 2微英寸+局部硬金 50微英寸
层数:14层
板厚:1.6±0.05毫米
最小孔径:机械孔 0.2mm
最小间距/间隙:75/75um
材料:IT170GRA1TC
最小板厚和孔比:8:1
表面粗糙度:镀金(ENIG) 0.05um+金手指15u"